近年来,昌宁县抓紧抓实“八五”普法规划和常态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组织广大网格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法治副校长、法律服务志愿者、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等普法队伍深入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单位、少数民族村寨等地,不断深化“法律六+N进”活动,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成效明显。

坚持领导带头,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单位”活动。把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作为“法律六+N进”活动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日常学法制度,定期开展法治讲座、法治培训等,利用国家安全日、民法典宣传月、安全生产月、国家宪法日、宪法宣誓、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和“学习强国”“云岭先锋”App等平台开展学法活动,不断拓宽学法渠道,推动学法常态化。

坚持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开学第一课·送法进校园”活动。围绕全方位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宣传教育体系,立足于青少年本身的特点,依托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充分运用法治专栏、法治图片展、法治讲座等多种形式,按照“利剑护蕾”专项行动的总体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法治宣传,努力建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员的“法治体检”,为民营企业提供劳动用工法律风险评估、法律决策咨询等,指导帮助企业规范劳动用工,防范法律风险,健全劳动关系,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健康发展,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坚持统筹推进,积极开展“法律进少数民族村寨”活动。大力推行“五用工作法”,组织普法志愿者深入少数民族村寨,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通过基地建设,培育普法教育示范点,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出谋划策,制定培育方案。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充实宣传内容、多部门联合宣传的方式,切实做到“在人民调解中普法”“在法律服务中普法”。

今年来,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300余场次,发放宣传教育资料10余万份,受教育干部群众10余万人次。

本报记者 张恒 通讯员 马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