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北京正式进入防汛关键期。做好首都汛期通信保障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对于房山区和门头沟区来说,今年的防汛通信保障工作更要绷紧一根弦。

运营商是如何科技战汛防汛?笔者跟随中国电信北京公司,来到在房山佛子庄乡防汛抗灾基站,现场观摩了“卫星通信”设备、多重保障基站搭建、安全小屋等防汛准备工作。据介绍,在极端条件下,这些防汛通信“黑科技”能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通信保障和技术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国电信云网工程师在北京房山佛子庄乡高45米铁塔上进行天线安装作业。

佛子庄防汛抗灾基站是在北京市通信管理局指导下,房山灾后共同重建的抗震9级基站。中国电信北京公司为应对汛期通信抢险工作,采用高中低频信号协同、物理双路由接入、卫星链路自动切换、油机备电等多重保障,大大增强防灾抗毁能力。

据中国电信北京公司该项目负责人盛叶说:“基站具备较强的抗震抗灾能力,日常情况下,光缆、双路由能够满足群众的通信需求;一旦重大灾害发生,在断电断光缆极端条件下,可迅速切换至高通量卫星传输链路,为避难群众和抗灾指挥提供通信保障。”后续,中国电信北京公司还将在房山、门头沟、昌平易受灾区域开通18座防汛抗灾基站,连片成网、持续加固网络健壮性,以“科技手段”提升通信保障应急通信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国电信网络工程师在安装卫星设备

灾后网络重建一年来,中国电信在北京房山、门头沟、昌平建设了三区“2大2小”四个主干光缆环网,铺设光缆1200余公里,重建杆路480余公里,实现了各自区域的光缆成环,也打通了跨区、跨省双向保障通道,保证极端情况下光缆多路由、多方式恢复,提升了容灾抗灾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国电信北京公司搭建全国首个“天空地”一体安全应急小屋

距离佛子乡防汛抗灾基站大约10分钟路程,还有一个“安全小屋”,小屋内是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创新搭建的“北京市房山区‘空、天、地’一体化三网融合政务应急通信体系”。这也是全国首个“天空地”一体的安全应急小屋。

据该项目负责人冯帆现场讲解,在极端情况下,通信失联率降至0%,应急救援效率可提升400%,受益人群覆盖130万,极大提高了应急服务效能,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安全度汛,离不开科学高效的防汛新技术手段和系统的战略部署。运营商在此期间“各显神通”,用满满科技感的“黑科技”防汛抗汛,多重保障在北京构筑了坚不可摧的抗灾通信网络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