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5日,张学良准备了几十根金条和几万大洋给杨宇霆的父亲祝寿,到杨府时,副官大喊:“总司令到!”桌子上赌钱的一众官员却几乎没有任何反应,直到杨宇霆走了进来,大家才全都站了起来,满脸堆笑。
张学良一看到这种情况,脸上依旧一副笑嘻嘻的模样,但内心对杨宇霆的忌惮和憎恨又多了几分,对他的戒备也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张学良本来就对杨宇霆多有不满,两人交恶还得从郭松龄反叛被杀说起。
郭松龄和张学良两人亦师亦友,私交甚笃,后面打胜仗,郭松龄本以为张作霖会重用自己,至少也会给自己一个省的督军做做。等到论功行赏的时候,郭松龄的职位没有丝毫变化,反倒是杨宇霆当上了江苏省的督军。
内心极度不平衡的郭松龄准备举兵反对张作霖,其中郭松龄更是直接喊出了要杀掉杨宇霆的口号。
张作霖身为一代枭雄,自然不会给郭松龄机会,很快他的谋划就被发现,张作霖果断下令处死郭松龄。张学良将郭松龄的死全部归咎于杨宇霆,在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除了开头的那一幕让张学良感到不满之外,杨宇霆本人对张学良也缺乏应有的尊重,虽然在张作霖死后他支持张学良执掌东北的军政大权,但他却颇有“辅政大臣”的心态,有一次张学良还在床上躺着,他就直接冲进去把张学良拎出来处理公务,丝毫不顾及张学良的颜面。
此外在东北军何去何从的问题上,两人也有巨大的分歧。杨宇霆认为东北军可以改旗易帜,但南京国民政府必须给东北军足够的利益和自主权,同样的日本人要想让东北不倒向南京也必须拿出足够的利益,到时候两头通吃,再改旗易帜倒向南京方面,在杨宇霆看来天大地大,利益最大。
由于杀父之仇,张学良对日本人十分的痛苦,绝对不和日本人合作,哪怕是虚与蛇委都不行。后面张学良下令东北军易帜,全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在合影纪念的时候,心怀不满的杨宇霆直接走了,谁的面子都不给,此时张学良对他的不满达到了顶峰,内心已经开始谋划如何除去杨宇霆。
后来杨宇霆来到大帅府和张学良讨论公务,要求成立铁路部门,并且还向他推荐了人选,张学良表示要暂缓决定。不料杨宇霆直接拿出准备好的公文摆在张学良的面前要他签字,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度让张学良极度的反感,表示要吃完晚饭后再来。
杨宇霆等人走后,张学良喊来手下,布置好一切,坐等杨宇霆再次上门。杨宇霆一进门,张学良的手下就将他围了起来,冷冷的对他说“杨宇霆阻挠国家统一,立刻处死!”
还没等杨宇霆反应过来卫兵们就朝他开枪,这位手握实权的东北重臣就这样被结果了性命。杨宇霆死后,张学良彻底的掌控了东北,再也没有人在他面前指手画脚,同时日本人也欣喜若狂,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张学良此举多少有些自毁长城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