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评选最有福气的“开国帝王”,李渊绝对会榜上有名。哪怕曹丕、司马炎都会甘拜下风。绝大多数开国帝王,不是自我拼搏,就是拼老爹,可李渊却是“拼儿子”。

大唐的天下,李渊只扛着大旗,坐在龙椅上,其余的事李世民和李建成这两个儿子,就都替他办了。其中尤其是李世民,一大多半的大唐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李渊其实对此也认可,以至于后来他对李世民已经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了。因为再赏赐,就只能给“太子位”和自己的“皇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便是为何,李世民在虎牢关一战擒双王(王世充和窦建德)后,李渊就开始压制李世民,猛抬太子李建成的原因。只能说,李世民太猛了,严重威胁到了太子和皇上的位置。自然人家就要防范你,哪怕是亲爹和亲哥哥,毕竟自古以来就是“皇位面前无父子”。

于是,玄武门之变的爆发,是迟早的事。对此不论李渊、李建成还是李世民,都应该很清楚。

李渊毕竟是当爹的,为了防止骨肉相残的悲剧发生,曾下旨:让李世民去洛阳当“地头蛇”,别跟哥哥李建成再争斗了。结果很快李渊又反悔了,因为他害怕这是“放虎归山”,一旦李世民脱离了自己控制,万一来夺皇位怎么办?还不如“栓”在身边保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此刻的李渊,岂只是“分裂”,简直就是“分裂”。父亲和皇上,这两重身份,来回闪现和主导他,搞得李渊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所谓最苦莫过父母心。不当爹妈,还真没法理解李渊的这种“神操作”。所以,笔者只能说,都言望子成龙,可若“龙”太多了,当爹妈的也难受。

终于李渊下了决心,站在太子李建成这边,开启了剪除李世民党羽的行动。比如尉迟恭,先是给金银拉拢,眼见拉拢不动,就直接扔大牢里去。还如程咬金被外放,任命为“康州刺史”。而李世民的两大智囊,房玄龄和杜如晦,也都遭到了监视和控制。

随后便又高喊:出兵讨伐突厥!任命太子的死党,李世民的死对头李元吉为统帅,而李世民手下的那些猛将,几乎都一股脑地划归为李元吉去节制和统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所面临的窘境。显然若再任事态发展下去,李世民就妥妥变成了光杆司令,再大的本事也白搭。也许李渊不会杀他,但李建成和李渊吉呢?更何况李世民是要求进步的人,其实他早就盯住了“皇位”,岂能任人宰割?

终于李世民出招了,却是直奔“下三路”而来。李世民状告李元吉跟李渊的妃子,彼此不清不楚,有一腿。

这个招数虽“拿不出手”,却是李渊必须要处理的,因为关系到了皇上大哥的脸面问题。于是李渊下旨:让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六月四日一起过来,要当面对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李元吉跟李渊妃子之间是否干净?没人能搞清楚。毕竟当天凌晨,就发生了玄武门之变。不过多少年后,李治和武则天的事,却是板上钉钉。调侃来言,这等于李世民提前“预言”了自己的事……

就这样,玄武门之变发生了。

李建成、李元吉被杀,李渊则宣布:是太子和元吉谋反,李世民“奉旨护驾”,大大的有功!并在不久后把皇位传给了李世民,他去当太上皇,等于李渊认输了。

显然李渊认输,是玄武门之变,最关键的地方,等于直接定性了。自然此刻就有了一个疑问:若李渊不认输,李世民能怎么办?想搞明白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搞懂:李渊为何会认输?概括说来,需要明白两个疑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玄武门明明是李渊的地盘,李世民决斗玄武门时,为何李渊不知情?

其实,最初李渊对此也不解。据《资治通鉴》载,李渊问: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

尉迟恭对曰:秦王(李世民)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

显然直到尉迟恭逼宫,李渊还不知咋回事呢!故而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李世民早就把禁军收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