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在儋州街道村巷里

总能看到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榕树

榕树之于儋州

不仅是城市变迁的见证者

更承载着儋州人的乡愁与记忆

在儋州市王五镇小千村委会小千村

就有一棵“将军榕”

它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一起来听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6月13日《今日儋州》报07版版面图

“将军榕”下忆峥嵘

——王五镇小千村的革命故事

作者:陈有济

海南盛产榕树,许多村庄都有古榕树。古榕树枝繁叶茂,是纳凉的好地方,树下自然而然成为人们聚会的场所。对古榕树,人们常有着特殊的感情,甚至为它起名称呼。

儋州市王五镇小千村委会小千村,就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母子连体大榕树。此大榕树外观与众不同,其名字也不同凡响,被称为“将军榕”。

“将军榕”缘何得名?追本溯源,“将军榕”一名源于小千村的革命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千村地处王五镇东部,点缀在一大片茫茫林海之中,这一带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从这里,往东北方向不远处是儋州旧县城新州镇,往南可以进入位于儋州腹地的四里(包括大星、大成、南辰、和盛四个乡)。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越的小千村,很早就成为了中共儋县县委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

早在1938年,任中共儋县县委委员、宣传部长的吴明,来到小千村开展抗日宣传。吴明利用村里的私塾学堂——兴贤堂向村民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组织村里青年成立同心会。1940年夏,在小千村成立了由站长符玉光,交通员陈宝光、朱冠珍组成的交通站。革命的火种在小千村熊熊燃起。

继吴明之后,中共儋县第一区(新州)委员会书记王茂松(王昌)到小千村筹备建立党支部。据《中国共产党儋州市组织史资料》,1941年3月,中共小千村临时支部成立,次年11月正式成立中共小千村支部,第一区(新州)区委委员符贤(小千村人)兼任支部书记,符焕、陈大才任支部委员,支部的党员还有符独青、符玉光、黎光3人。另据小千村村民所述,中共小千村支部成立于1939年。

小千村党支部成立后,积极发展党员,带领高千村、瓦田村、陈坊村等周围村庄群众参与抗日活动,加入儋县抗日救亡的洪流中。作为革命亲历者的小千村第二批党员符志强创作的儋州山歌记述了村民当时踊跃参加支持革命的片段:“支部号召民奋起,捐款买枪户户予。捐得大洋五百个,买七支枪在近期。”“整个小千申正义,抗日不受外寇欺。报名上阵人不少,连夜小千升战旗。”

到了1941年春,中共儋县县委驻地转移到小千村,小千村一时成为了儋县的革命中心。县委书记李汉和谢凤安、吴明、张绍箕、林王精、羊城高等县委委员在小千村领导儋县抗日大业,并与小千村群众共同生产生活。如今,小千村有一块田被称为“吴明田”,其取名就是因为吴明曾经在这块田里耕作生产粮食。中共儋县县委驻在小千村的时间,约有一年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3年9月,在中共儋县县委领导全县抗日军民进一步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背景下,兴贤乡抗日民主政府在小千村成立,乡长为陈卓良(后由朱世传、符贤继任)。在这一年,有一日,小千党支部侦察到日军有一支部队从大星转移到王五墟,路经小千村南面黄泥沟的大坟墩。获知情报后,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潘江汉率一个中队到小千村做战斗准备,晚上趁着夜色,由小千村群众带路到大坟墩设伏。据《儋州红色之旅》一书记载,天亮时分战斗打响,共击毙敌军10多人,缴获步枪10多支和一批物资。战斗结束后,潘江汉率部撤回小千村。当天下午,日伪军100多人从新州前来围攻小千村进行报复,小千村群众配合我军部队击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打死打伤日伪军10多人,缴获枪支弹药一批。这一仗体现了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

在抗战时期,小千村可谓是儋县抗日的一块稳固后方,不仅是中共儋县县委开展革命工作的重地,也是革命部队休整的好地方。1941年12月,国民党儋县第四游击大队任特务中队中队长王怡亭、第三游击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王大洪率部起义,他们脱离国民党后,转移到小千村。1944年,为了袭击反动的国民党地方部队薛卓球大队,琼崖纵队副司令员庄田带领挺进大队进驻小千村作战斗部署准备。小千村有一口古井,叫做“红军井”,就是由于驻扎在小千村的革命部队日常到这口井打水而得名。

解放战争时期,小千村仍然是一个稳固的革命村庄。在小千村党支部、兴贤乡民主政府的领导下,为了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小千村人民一如既往出钱出力出枪参与和支持革命。

国民党政府将小千村视为“眼中钉”,千方百计进村搞破坏。1946年2月,国民党四十六军部队围攻小千村,全村房屋40余间被烧毁,耕牛100多头被抢夺,财产损失严重。更让村民痛心的是,同年夏,小千村党支部首任书记、兴贤乡乡长符贤于战斗中牺牲。面对着生命财产的惨重损失,小千村群众抹干眼泪,义无反顾继续支持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儋县乃至琼崖党政军领导有不少人来到了小千村,在这里部署革命工作,指挥战斗任务。著名的解放新州战斗便是在这里作过谋划。1949年2月,中共琼崖区委和琼崖纵队司令部根据局势发展决定发起春季攻势战役。3月,琼纵副司令员、“春攻”前线总指挥吴克之率领琼崖纵队集结小千村,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部署解放新州战斗计划,3月15日正式进攻新州,次日凌晨胜利解放新州。

根据小千村村民的回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琼崖纵队将领庄田、马白山、吴克之、陈青山、符志洛、符志行、符荣鼎、潘江汉、郭壮强、李维唐等十位将领曾先后来到小千村,他们在村里的母子连体大榕树下,与儋县革命领导人研究作战方案,制订战斗计划。为了纪念这一段光荣岁月,小千村老百姓亲切地将这棵母子连体大榕树叫做“将军榕”。

从成立小千村党支部到海南解放,小千村群众团结周围村庄,坚定不移参加和支持革命,为儋县革命提供了一块稳固的后方,为儋县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十余年的革命岁月里,小千村及周边村庄不仅承受住了敌人带来的重大财产损失,甚至有10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小千村的符贤、符焕、符贤瑞、黎应秋,高千村的符鹤立、符加训,瓦田村的周候相等共7人被追认为烈士。海南解放后,小千村、高千村、瓦田村、陈坊村被评为革命老区村庄。

挺立至今的“将军榕”,见证了这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闲暇之时,小千村人常在“将军榕”树下聆听老人讲述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辈。村里人保护“将军榕”、修葺“红军井”,自觉赓续红色文化,发扬奋斗精神,为创造小千村的美好未来不断砥砺前行。

来源:《今日儋州》报 作者:陈有济/文

通讯员 王纪海 唐俊苑/供图

编辑:李佳峰 审核:陈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