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被称为“山西王”的阎锡山在台湾去世,终年77岁。

作为国民政府内资历颇深的高官,阎锡山的葬礼理应十分隆重豪华,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反而处处彰显着简陋,远远不能和其他的党内元老相比。

然而在阎锡山的遗言中,却有着这么一条让你捉摸不透:我死后,你们不要放声大哭。

这条遗言怎么看都很奇怪,亲人去世痛哭本是人之常情,可阎锡山为何要嘱咐家人不要放声痛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迷惑蒋介石以保全家人

阎锡山嘱咐家人不要痛哭哀悼,其实是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营造出“自己和家人不合”的假象,从而让蒋介石被蒙蔽,进而产生错误的判断,就不会对阎锡山的家人出手。

至于阎锡山为什么要防备蒋介石,其实与两人多年的恩恩怨怨有关,在他们相识的几十年里,两人的关系有好有坏,一直彼此争斗了几十年。

最后国民党溃逃至台湾,两人的关系彻底撕裂,蒋介石也在多年的斗争中,对阎锡山是恨得牙痒痒。

起初,阎锡山和蒋介石有着一段“蜜月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在1926年的北伐期间,阎锡山结合战场的局势,提前预料到了国民党的优势,便主动出兵帮助蒋介石击败了北洋军阀势力。

这次主动出手,让蒋介石很是高兴,也正是凭借这次北伐,阎锡山成为了彼时国内雄霸一方的势力。

北伐胜利以后,蒋介石为了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动摇,对自己的拜把子兄弟冯玉祥逐渐心生忌惮,生怕他会联合其他人来夺取自己的权利,而阎锡山则敏锐地洞悉了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阎锡山并没有挑破,也没有选择和蒋介石站在一起,而是决定观望,看一看两人谁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然后再做决定。

这就有意思了,因为这三人的关系比较复杂,蒋和冯是拜过把子的,而冯和阎也是结拜兄弟,至于蒋和阎之间,有了上次阎锡山的主动出手,再加上冯玉祥的这一层关系,也算是自家人,至少蒋介石嘴上是这么说的。

可没过多久,蒋介石的算计便暴露了,三个人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蒋介石和阎锡山这对“表面兄弟”,也从“蜜月期”进入到了互看不爽的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和蒋介石的恩怨

蒋介石的这次算计,直接把算盘打在了阎锡山和冯玉祥两个人的身上,他准备让阎锡山接管北京和天津,以此来制衡冯玉祥的西北军,这样一来就能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威胁。

可蒋介石的如意算盘,却被阎锡山和冯玉祥看了个底朝天,冯玉祥倒还好,阎锡山可就不愿意了,要他接管北京和天津,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把他从山西这个老窝中调出去。

因为以北京和天津的重要性,阎锡山一旦接手,那势必要亲自坐镇,这么一来他就远离了山西这个大本营,势力就会被大幅削弱。

所以,阎锡山想着,得和蒋介石谈谈条件,而谈条件需要筹码,自然就是冯玉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该怎么“抓到”冯玉祥可是个大难题,阎锡山想破了脑袋后,终于想出了个妙计。

简单来说,阎锡山的计划有些像“双面间谍”,他一方面联合蒋介石,逼迫冯玉祥出国,然后再暗中与冯玉祥结盟,共同抗蒋。

随后,阎锡山把冯玉祥请到了自己的地盘,共同商量着如何抗蒋,而等冯玉祥一进山西,阎锡山就有了和蒋介石谈条件的资本。

蒋介石当然不想看到阎锡山和冯玉祥联合,不得已之下向阎锡山许诺,让他担任三军副总司令一职,这才稳住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头的阎锡山得了好处后,转头就把冯玉祥给软禁了。直到此时,冯玉祥才恍然大悟,自己这是被阎锡山摆了一道!

但堂堂的“西北王”又怎么会这么容易就被人拿捏?趁着下属来探视的机会,冯玉祥让他联系了宋哲元等旧部,向蒋介石示好。

蒋介石一看,不可一世的西北王居然低头了,心里都乐开了花,这么一来此前的担心荡然无存。

随后,蒋介石下达了一道政令,要求担任中央政府要职的官员,必须到南京就任,这不明摆着针对阎锡山吗?

阎锡山自然不会离开山西,得知消息后立刻选择了和蒋介石撕破脸皮,并通电全国,公开发表反对蒋介石独掌大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阎锡山和蒋介石的关系彻底决裂,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山西省虽然划入了南京政府的管辖,可阎锡山依然对蒋介石下达的政令爱理不理的原因。

就这样,阎锡山和蒋介石的矛盾愈演愈烈,甚至蒋介石还安排了人刺杀阎锡山!

1930年,阎锡山乘坐列车经停郑州。此时的郑州站早已埋下了许多便衣杀手,就等阎锡山露头随后一击毙命。

幸运的是,阎锡山提早得到了消息,在警卫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换乘了另一辆列车,这才躲过了暗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这之后,阎锡山算是彻底看清了蒋介石,他从不相信任何人,特别是那些可能威胁到他的地位和权力的人,而他阎锡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此后,阎锡山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始终隔着一道深沟,但两人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就这样一直僵持到了溃逃台湾。

退隐山间明哲保身

到了台湾这个彻底被蒋介石把持的地盘后,阎锡山也失去了继续争斗下去的本钱,蒋介石也开始了对他的报复和排挤。

1950年3月,阎锡山的行政院长职务被免,取而代之的是两个虚衔,彻底被蒋介石从权利中心剔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避免被软禁清算,阎锡山不得不收起了当年的锐气,选择避开蒋介石,还为此搬到了山上居住,每天就在家里读读书看看报,偶尔出去溜达一圈。

为了不让蒋介石怀疑自己,阎锡山就连电话都没安装,甚至连电都没通,一到晚上就得点蜡烛。

蒋介石得知后,似乎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宽容,特地派人为阎锡山的家通了电,安装了电话,大有一种“事情已经过去了”的姿态,可实际上暗中依旧派人紧盯。

就这样,阎锡山在这里走完了最后的十年,直至1960年5月因病去世。

这么看来,阎锡山之所以会留下“不要放声大哭”的遗言,很有可能就是为了防止蒋介石在他死后对自己的家人动手,他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来误导蒋介石的判断,从而达到保护家人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最为大众所能接受的原因,至于还有的说法认为阎锡山此举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平生没有什么功绩而羞于表达自己,相比于误导蒋介石而言,重要程度要次的多。

阎锡山去世后,当局为他举行了葬礼,不过按照他的遗言,这场葬礼并没有想象中的隆重,反而尽显简朴,除了友人和同僚来送行外,蒋介石也亲自到场吊唁,还送上了一块匾额,上书“怆怀耆勋”四字,从这块匾额来看,蒋介石似乎还是认可阎锡山的功劳的。

结语

总的来看,阎锡山留下这样奇怪的遗言,完全是合理合情的,作为一个和蒋介石斗争了半辈子的老对手,他太了解对方了。

尽管自己和家人已经过了十年的“隐士”生活,但保不齐蒋介石会做出怎么出格的举动,而且从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角度来看,阎锡山的这句遗言,实则是充满了对子女和妻子无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