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再次血运重建手术的风险。对这类患者而言,控制好残余炎症和胆固醇水平似乎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关键。一项新的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研究背景
此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新发病变患者中,残余炎症和胆固醇水平与不良临床结局存在相关性。然而,对于ISR患者而言,医生是否应该选择第二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药物,或者启动抗炎治疗,仍存在争议。
研究方法
这项研究纳入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共2079例因ISR而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研究人员评估了患者基线时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反映残余炎症风险)和LDL-C水平(反映残余胆固醇风险),并将这些指标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进行关联分析。MACE被定义为全因死亡、自发性心肌梗死或再次血运重建的综合终点。
研究结果
在中位随访36个月时,共发生436例MACE。
基线hsCRP水平与MACE发生率显著相关(最高与最低四分位数比较,校正后风险比1.90)。
相比之下,基线LDL-C水平与MACE发生率无关(最高与最低四分位数比较,校正后风险比0.93)。
与没有残余风险(hsCRP<2mg/L且LDL-C<70mg/dL)的患者相比,同时存在残余炎症风险和LDL-C风险(hsCRP≥2mg/L且LDL-C≥70mg/dL)的患者MACE风险显著增加(校正后风险比1.39)。
只存在残余炎症风险(hsCRP≥2mg/L且LDL-C<70mg/dL)的患者MACE风险也显著增高(校正后风险比1.34)。
研究意义
这项研究突出了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ISR患者而言,hsCRP反映的残余炎症风险是预测不良临床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而LDL-C水平则未显示出相关性。这一发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治疗方向,即在此类人群中,优先考虑采取抗炎治疗可能比进一步降低LDL-C更有益。
转载请标明“心路荟萃”
心路荟萃
本公众号报道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行业资讯。欢迎关注、投稿、分享和转载,喜欢本文请“点赞+在看”支持一下,让心血管知识更多传播出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