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晚上,在位于湖北咸宁的安利湖北工厂,欢乐的工厂员工齐聚在厂区的绿草坪上。几位领导走上临时搭起的地台,将四块“光伏板”拼接起来,夜幕下厂房的墙壁被点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个难忘的时刻,安利湖北工厂宣布完成光伏并网发电,年均有效发电量近300万度,年均减碳量达到了1613.52吨,实现日间清洁供电。

这还只是第一步。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3060双碳目标,安利(中国)发布了雄心勃勃的碳中和路线图:2030年,安利湖北工厂建成安利全球首家“零碳工厂”;2038年,安利(中国)实现碳中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绿色工厂到零碳工厂

从绿色工厂到零碳工厂

要知道,安利湖北工厂成立的时间并不算长:它于2021年6月25日正式启动,当年年底完成工厂建设,又经过了半年的生产验证之后,第一款产品才投放市场。而到了2023年10月,工厂就获得了湖北省“绿色工厂”的称号。

这是因为,从启动的第一天起,安利湖北工厂就奔着“零碳工厂”的目标而去。

老冀走进工厂的大门,发现厂区里种着樱树和丹桂,春天樱花盛开,秋天桂花飘香。厂区的地面则被大量的绿植覆盖,道路也铺设了排水材料,园区透水率高达30%。在多雨的湖北,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近厂房,老冀惊奇地发现,墙壁上安装了大面积长条窗,做到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白天工厂的仓库不需要开灯。再结合LED节能灯,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冀敲了敲厂房的墙壁,听到了清脆的回声。原来,厂房的建设材料采用了美国巴特勒专利轻钢结构,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更加低碳环保,而且可拆卸和重复利用,减少了建筑废料的产生,也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资源浪费。

工厂将节能减碳做到了骨子里。为此,工厂专门改良了传统的纯化水工艺,采用常温传输终端即热的方式,有效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工厂还针对不同的生产空间,采用了高效的空间使用规划和分区优化设计。“我们的空调做到了分区管理,精准控制,比起一刀切(的空调)要节能20-30%。”带着老冀参观的工厂员工颇为自豪地说道。

走进厂房,由于生产现场都是十万级净化车间,老冀只能在走廊、隔着玻璃参观生产现场。只见里面长长的流水线上,投入的原料经过超高温灭菌、六列充填机、巴氏杀菌、风干、分拣、条包整理、装盒等过程,走下流水线的,已经是盒装的纽崔莱汉本萃等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水线的自动化程度颇高,能够看到机械手参与充填、分拣等过程,一条流水线单班只需要10名工人。

除了“节能减碳”之外,安利湖北工厂还实现了“开源减碳”。老冀跟着工作人员,沿着旋转楼梯走到厂房顶层的外部走廊,抬眼向外望去,屋顶上密密麻麻铺设着一块块光伏板组成的深蓝色“海洋”,总面积高达16436平方米。即使是在日照微弱的天气,这片“海洋”也能够为工厂的生产和办公输出清洁电力。由于采用了10kv高压并网方式,工厂的余电还并入了国家电网,为外部输送能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陪同老冀一起参观的安利工作人员中,有一位个子高高、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穿着白色T恤,带着白色球帽,就像刚从运动场过来一样。他就是安利中国供应链副总裁陈森林,负责管理安利在中国的生产基地,还有全球五十多个市场的产品供应。

安利中国供应链副总裁陈森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利中国供应链副总裁陈森林

陈森林表示,此次光伏并网,不仅是零碳化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安利中国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坚实一步。安利湖北工厂在2030年获得零碳工厂认证之前,首先TCM(传统中草药)产品线要在2025年实现碳中和。

说起安利中国在生产制造和供应链领域的绿色低碳,可谓由来已久。除了2022年才投产的安利湖北工厂之外,安利广州工厂早在1995年就已经建成,如今已成为安利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安利广州工厂同样也在持续优化生产流程,践行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并且成果斐然。早在2003年,安利广州工厂就获得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16年获得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绿色工厂示范名单。

安利不仅自己持续践行绿色低碳,还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可持续绿色供应链。2022年10月开始,老冀已经看到运送安利产品的京东物流氢能源卡车,逐步实现部分供应链运输的零碳排放。如今,老冀也注意到,安利的订单包装逐步轻量化,目前约23%的订单使用循环纸箱,全年减少纸箱使用约420万个,绿色包装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011吨。

作为1996年就加入安利这家跨国公司的资深员工,陈森林回忆起刚加入安利的那些年,几乎所有的管理体系,都在学习美国那边。而从十年前,中国开始局部超越美国,特别是在绿色低碳领域。“我相信当我们(安利湖北工厂)成为全球第一家零碳工厂的时候,我们美国的同事一定会反过来学习我们的经验。”

从有机种植到植物研发

从有机种植到植物研发

如今,安利纽崔莱四大赛道(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中草药)的增量,基本上都放在了安利湖北工厂。其中,绿色低碳产品已经成为其中的主流产品。在现场老冀了解到,安利湖北工厂生产的产品中,已经有纽崔莱汉本萃破壁灵芝孢子粉、安利亚麻籽油两款产品获得了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四地的有机认证。

2023年5月,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认证纽崔莱8款蛋白粉全部达成碳中和并符合PAS2060:2014标准要求,成为SGS认证的“中国首款零碳蛋白粉”。

实际上,自从公司创立的第一天起,安利对于绿色低碳就非常认同。要知道,安利品牌创立之后,在1959年推出的第一款产品LOC,就是浓缩有机清洁剂。而纽崔莱最初的产品之所以主打维他命,也是因为创始人当时在中国工作时受到传统中医药的启发。

如今的安利,更是将这种对于绿色低碳的追求,深入到原材料和研发环节。为此,安利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134个自有和认证有机农场,均采用有机种植,坚持可持续农耕规范,做到绿色低碳。

说起有机种植,安利植物研发中心董刚强博士如数家珍。所谓有机种植,是指在土壤改良、施肥和害虫控制等环节完全使用自然原料,从源头确保植物的天然、纯净与安全的种植方法,被认为是环境友好的种植方式,维护土壤、环境、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安利植物研发中心董刚强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利植物研发中心董刚强博士

安利的可持续农耕体系,则坚持更高标准的九大原则:

1.农场是一个有机体:所有元素和谐相互作用;

2.农场拥有多样化的土壤和生物:有机体保持适当数量和多样性;

3.保护栖息地:即保护农场范围内的天然生态区域;

4.土地轮作:采用作物轮作和覆盖种植,实现土壤养护;

5.不存在污染:即农场有机体中不允许存在任何污染;

6.保护种子:适当保存种子,供下一季节使用;

7.活动跟踪:农场主必须知道土地历史,管理土壤投入和轮作;

8.农场是周围社区的一部分:充分考虑农场周围社区的可持续性;

9.农场是研发源泉:农场科研人员掌握最新知识,改进耕作方法和技术。

除了数量众多的认证有机农场之外,安利还在美国和巴西拥有自有有机农场。在中国建设自有有机农场,也是学农出身、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研发的董刚强一直以来的念想。他表示,目前中国自有有机农场的前期调研进展顺利,未来将择机公布具体细节。

正如纽崔莱的产品灵感来自于中国的中草药,看来,安利注定要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过去这些年,安利已经在中国的植物研发投下了重注。

早在2012年,安利就投资2500万美元,在无锡建立了全球唯一的植物研发中心。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纽崔莱全球植物营养研究基地,为传统中医药注入了科技的力量,通过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医学的结合,先后推出了多个以传统汉方为基础、道地中草药为基底的产品,如银杏苁蓉片、铁皮石斛成分的细胞级抗衰产品、杭白菊成分的燃脂益生菌等。其中,银杏苁蓉片已销往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

位于无锡的安利植物研发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无锡的安利植物研发中心

2023年10月,安利在中国又发布了一款新品——纽崔莱基源欣活饮品,它富含芦丁、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鞣花酸、懈皮素、没食子酸等绿色营养成分,在抗氧化、抗衰老方面具有显著功效。新品发布当天,销售额破亿元,订单纷至沓来。安利湖北工厂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紧赶慢赶,产能才终于赶上了销售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安利还首次实现了我国中草药作物的规模化航天育种,将植物育种推升到了新的水平。董刚强透露,今年5月,他带领团队刚在新疆完成了探空育种实验,接下来要做太空诱变实验,然后回到无锡研发中心的实验室继续培育,最终从中提炼出优质的药用和营养成分。“现在进展很顺利,我们也很有信心给公司领导一个很好的交代。航天育种不光做中草药,也做蓝莓、覆盆子等水果,以及具有基础营养和蛋白方向研究价值的植物。”

推广植物蛋白,同样也能够促进全社会的低碳。根据《中国居民蛋白质摄入低碳之路研究报告》,相较于动物蛋白的获取,植物蛋白能够减少高达90%多的温室气体排放。根据有关预测,我国2050年的蛋白质需求将会比现在增加50%,动物蛋白需求量如果同步增长,将不可避免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快速提升。相较于动物性产品,植物性产品不仅碳足迹更低,生产所需的资源也更少。

“我们相信植物的力量,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健康,更美好,也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战略意义非常大。”说到这里,董刚强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从低碳到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做到绿色低碳,做好生产制造和供应链,把握住原材料和产品研发,这就够了么?在安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彭翔看来,这还不够。

安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彭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彭翔

如今,彭翔和她的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最新的ESG报告。与此前发布的可持续报告相比,这份最新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和详实,并首次披露多达几百个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数据和指标。“我们就是要让全社会来监督我们,监督我们在2038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在这份将于明年发布的ESG报告中,将首次披露温室气体(GHG)核算体系的“范围三”,也就是企业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其他间接碳排放量,这也就关系到安利中国多达20万营销伙伴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这恰恰与最近几年安利的大健康战略一脉相承。从2021年开始,安利大力进军大健康赛道,将“全面健康推动者”作为企业定位。为此,安利强化了端到端的数字化运营能力,营销人员借助微信群等社交工具运营大健康社群,不再只是推广产品的功能,而是通过组织线上线下的各种活动,传播健康知识,更自然地完成销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希望能够给我们的营销伙伴打造一个人人都可以共建、共享的大健康平台。”彭翔表示,接下来安利将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鼓励20万营销伙伴实现向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变,并以此带动更多消费者,实现消费端减碳和个人减碳。

过去这些年,安利长期投入低碳环保公益活动,包括:长达21年支持中国南北极科考、保护极地环境;在全国植树100万棵“安利林”,清扫珠峰登山垃圾;“环保嘉年华”互动教育主题乐园吸引超过百万个家庭参与;“低碳嘉年华”,陆续走进北京、武汉、天津、重庆、昆明等共10个城市,带给公众一份低碳生活指南。

如今的安利中国正以绿色低碳作为抓手,走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它就是“HOPE”(希望),包括:

Health:可持续的绿色健康之路;

Opportunity:有价值的大健康共享平台;

People:更美好的全面健康社会;

Eco-system:高效协作的生态系统。

安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与建设美丽中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背景高度契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许。

在参观安利湖北工厂的最后,在厂房走廊的展示壁上,老冀看到了展示工厂里程碑事件的图片。老冀沿着工厂并不算长的时间线走下去,前方的墙壁上是一段很长的留白,最后是四个大字“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