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

中国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始终秉持和平与合作的外交原则,坚持在动荡变革的世界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正能量,成为百年变局历史演进的“稳定器”。

当今世界面临冷战以来新的重大挑战,热点问题复杂难解,新型安全风险层出不穷,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遭遇严峻挑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盼稳定的呼声日渐高涨。中国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始终秉持和平与合作的外交原则,坚持在动荡变革的世界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正能量,成为百年变局历史演进的“稳定器”。

中国鲜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社会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面对愈发动荡变革的国际形势,世界向何处去,各国应该追求何种关系模式,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根本性问题。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指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是不同于痴迷于权力争夺理念的共同利益观,是不同于以邻为壑、拉帮结派做法的全球治理观。在提出十余年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三大全球倡议的稳步落实,已在国际社会赢得广泛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024年5月30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

可以说,动荡的国际形势愈发凸显该理念的先进性和战略视野,有关其“虚多实少”之类的质疑、抹黑声音明显式微。这也充分反映该理念符合人类利益,顺应历史潮流。与之相反,部分国家出于一己之私诉诸“战略竞争”,导致国际形势更加复杂,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警惕和摒弃。究竟哪种理念有利于世界稳定和人类利益,愈发不言自明。

中国始终秉持和平与合作的外交原则,为各国在变局之下探寻相处之道提供了路径。随着国际竞争加剧,各国不同程度面临确保发展和维护安全的新难题,国家之间如何共处,能否避免新的战争风险,成为事关全球长期稳定的关键。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联合国五常之一,中国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平、合作的外交原则,为防止世界形势趋恶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面对危机四伏的冲突战乱,中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履行大国义务,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安理会五常第一大维和行动出兵国。面对牵涉广泛的乌克兰危机,中国坚持“政治解决方案”,主张“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根本关切。面对持续发酵的中东乱局,中国积极斡旋推动沙特与伊朗复交,彰显合作安全理念在带动发展中国家解决焦点问题中的有效作用。面对美国抽身而去的阿富汗难题,中国积极推动和平进程,通过外交斡旋推动各方谈判,为长期陷于战乱的阿富汗及邻近地区营造繁荣发展的环境。在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的“稳定器”作用愈发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023年8月23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约翰内斯堡举行。

中国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合作,为国际社会在变局之中确保发展提供了支撑。世界高度关注面对动荡国际形势,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将如何发展,如何带动国际社会共同发展?对此,中国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同时在国际社会积极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有力回应欲割裂世界的逆全球化、“小圈子”图谋。

就具体举措而言,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的十年努力,稳步推动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带动世界广大地区的繁荣与发展,为陷于困境中的全球治理注入新动力,提供了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新路径。中国发挥制造业大国的潜能和庞大市场优势,在疫情肆虐、危机频仍的世界困苦时期确保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基本稳定,确保了全球经济总体处于增长态势。

中国积极捍卫发展中国家利益,重视在G20、金砖机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组织中协调各方,确保各国发展目标总体一致,防止部分国家“筑墙”“脱钩”引发全球经济联动震荡和发展不平衡。过去几十年的国际形势充分表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现今,中国的“稳定器”作用在国际经济领域更加不可或缺。

展望未来,加速演进中的百年变局仍将给世界带来迷茫和焦虑,人类安危再次走到十字路口,期待中国展现大国担当、为长治久安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声音只会更加强烈。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为世界和平注入希望,为人类进步探索方向。

基金会动态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