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第一次上天做官,职位很低,只是御马监一个正堂管事的弼马温。说白了,就是御马监的一个小领导,负责养天马。

天马数量也不多,只有一千匹。

他(悟空)在监里,会聚了监丞、监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员人等,查明本监事务,止有天马千匹。

从后面的情节来看,天庭应该只有这一处御马监。也就是说,整个天庭上,也就这一千匹天马。

而我们都知道,天上的神仙虽然多,但他们基本都有坐骑。所以,他们用不到天马。另外,如果这些神仙都骑天马,恐怕天马也不够,毕竟天上光是有点地位的神仙,都不止一千人。

看到这里,问题出现了:既然神仙都有坐骑,用不上天马,那么,天庭养这一千匹天马做什么呢?

我看过原著多次,说实话,还真没从原著中找到非常明确、靠谱的答案。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也只能猜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猜测一:天马可能是神仙的食物

如果你看过原著,一定知道,孙悟空被佛祖镇压后,玉帝安排了宴席,宴请如来佛祖,还让三清、福禄寿等神仙,拜谢佛祖。在这次的“安天大会”上,就有龙肝、凤髓等美食。

玉帝传旨,即着雷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来此赴会,同谢佛恩……请如来高坐七宝灵台。调设各班座位,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

另外,在蟠桃大会的美食中,也有龙肝凤髓、熊掌猩唇。

桌上有龙肝和凤髓,熊掌与猩唇。珍羞百味般般美,异果佳肴色色新。

这些龙肝,从何而来呢?可能就是从天马身上取下来的。天马又不是龙,怎么会有龙肝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天马可以化龙。

比如,西天佛祖那里,就有化龙池。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小白龙就是到化龙池里,才从白马再次变成白龙。

仍命揭谛引了马下灵山后崖化龙池边,将马推落池中。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

从前面来看,玉帝每次重大宴会,都会吃龙肝。而每次宴请那么多神仙,龙肝的分量也不会少。不然,不够大家吃的。可是,每次吃龙,龙也不够吃啊?那怎么办?自然是吃天马化的龙了。

所以,天庭要有一个化龙池,也就理所当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天上的马,只是神仙们的食物。只要玉帝想吃龙肝了,就弄几匹马,推到化龙池里,变成了龙之后,再取龙肝吃。

另外,神仙们也不用担心会吃绝龙,或者天马。毕竟,天马也可以不断繁衍,御马监的责任,应该就是保证天马数量,不多也不会少(多了没必要,少了不够吃。)

今天,一些人爱吃鹅肝,为了多获得鹅肝,那些鹅也都被养得很肥。因为只有养肥了,肝才能大。以至于那些鹅的内脏中,几乎都是鹅肝了,其他内脏反而被鹅肝挤得几乎没容身之地。

若是天马太瘦,变为龙以后,肝也很小,所以天马一定要养肥。这就是为什么属下人告诉悟空,天马一定要养肥,瘦了就会被骂。

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尪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天马可能未必到化龙池里。因为古人认为,马八尺为龙。只要马能长到八尺,也算是龙。这样的话,马肝就算是龙肝了。

巧合的是,明代八珍之一的龙肝,有一种说法就认为,龙肝是白马的肝。

比如明代刘若愚的《明宫史》中,记载过“龙卵”。

又“羊白腰”者,则外肾卵也。至于白牡马之卵,尤为珍奇贵不易得之味,曰“龙卵”焉。

西游记故事背景虽然在唐朝,但其实里面的职官、饮食、服饰等,很多都是以明朝为准,毕竟作者就生活在明朝。

既然在明朝,白牡马(公马)之卵可以叫龙卵;那么,白牡马之肝,不就是“龙肝”了吗?玉帝吃的龙肝,说不定就是作者把明朝的“龙肝”写了进去。

从这个角度来看,说龙肝就是马肝(白牡马的马肝),天上养马是神仙的食物,这个说法,至少是有一定道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猜测二:天马可能是天将的坐骑

御马监,本就是明朝的一个机构,除了负责管理良马、草场外,它最大的职责,就是统领禁军,必要时还得跟着皇帝一起上阵杀敌。

天庭上,能有资格跟着玉帝上阵杀敌的神仙,除了李靖、哪吒、九曜星君、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等高级神仙外,大概就是那些天将了。

比如讨伐孙悟空,玉帝就是派李靖、哪吒,统帅四大天王、九曜星、东西星斗、南北二神等天将,以及十万天兵。

这些神仙中,十万天兵大概没资格有坐骑,他们类似于军队中的步兵;像李靖、哪吒这些大神仙,要么有坐骑,要么可以驾云;而其他一部分天将,大概就要骑着天马了,类似于军队中的骑兵或者将领。

想像一下,这些神仙中,抛开十万天兵,抛开那些高级神仙,有差不多一千名将领需要骑马,不是很合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猜测三:天马可能是玉帝的爱好

众所周知,小说中的天庭、神仙,不过是人间朝廷的映射。玉帝,就相当于皇帝,神仙就相当于大臣。

在明朝,皇帝是非常尚武的不要说朱元璋、朱棣,这些马上打天下的皇帝了,就是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武宗,也都亲自统兵指挥打仗。明武宗甚至封自己为大将军,然后跑到边关打仗,他甚至亲手杀了一个敌人。

既然皇帝爱打仗,那么就得骑马。皇帝的马,从何而来呢?自然就是出自御马监了。御马监,字面意思就是给皇帝养马的地方。

不过,放在玉帝身上的话,玉帝虽然不用亲自带兵打仗,但不妨碍他爱骑马。仔细看那些天马的名字,你会发现,它们还真的都是名马,很多还是帝王骑过的马。

骅骝骐骥……逾辉弥景,腾雾胜黄;追风绝地,飞翮奔霄;逸飘赤电,铜爵浮云……绝尘紫鳞;四极大宛,八骏九逸,千里绝群。

传说周穆王有八匹名马,称为“八骏”,骅骝、挟翼、翻羽、逾辉、超光、腾雾、绝地、奔霄,就是传说中周穆王八骏的名字。飞翮、铜爵,是秦始皇的名马。紫燕、赤电、浮云、绝尘、绝群,是汉文帝的名马。紫鳞,是李世民的名马。

所以,天上养了一千匹天马,可能就是出于玉帝的爱好。玉帝闲来无事,骑着天马,四处溜达,也很合理。

这一点,电影《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中,倒是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