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近年来,河北省康保县邓油坊镇着力培育富民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努力擘画“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现实图景。

产业引领,为乡村振兴造血赋能。产业兴旺是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发展的基础,邓油坊镇多措并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推进黄家梁肉羊养殖场有机肥和冷链加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积极搭建“灏康”中药材种、产、销产业链平台;今年以来,争取2506万元衔接资金,投资入股现代化智能农业机械购置项目,覆盖10个村716户,户年均增收1750元,全镇所有行政村产业项目实现全覆盖。6月初,为全镇2353户在村户发放蛋鸡2.353万只,户均可增收800元,让群众的闲置庭院变为增加经营性收入的主阵地。

环境整治,为乡村振兴擦亮底色。作为察汗淖尔流域修复治理乡镇,该镇通过“抓退减、调产业、强管护”,力促地下水止降回升。实施2.1万亩公益林林地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已完成1600亩草原、坡地修复治理。提早实施柳毒蛾病虫害防治,实施无人机飞防林木2.1万亩,引入社会造林1100亩,采取补植补造、封山育林、退化林改造等措施,不断优化林草种植结构。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该镇完成西村入口改造、路面硬化2100平方米,铺设街道马路牙1400米;组织各村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清理建筑垃圾1200余方,粪污800余方,生活垃圾3000余方。

保障兜底,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鉴于常住村民普遍年龄较高,该镇创新开展民生实事主动上门服务,深化镇村干部政策培训,加密走访频次、主动征集诉求,全力做到“政策清、情况明、上门办,不拖延”。到目前,新认定易返贫致贫户136户270人,已消除风险的防返贫重点监测户88户153人;办理临时救助158人,新增低保227人,低保调标35人,镇域内困难群体实现存量清零、增量随清、应保尽保。在稳岗就业方面,镇政府主动对接企业和种植养殖大户,安排124人就近务工。利用光伏电站、为牛智能生态牧业等产业入股收益,聘用公益岗900余人。今年加大公益岗绩效奖补力度,先后统筹整合光伏资金245万元,发放公益岗工资126万元,发放小型公益事业用工66万元,发放脱贫户和一般农户生活补110万元。

社会治理,为乡村振兴健骨强筋。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该县推动全要素“网格化治理”,在全镇划分建立网格小组185个,每个网格由一名农村党员包联,形成“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组织架构,将信访维稳、人居环境、防火防汛、安全生产等社会治理事项统筹纳入网格管理,确保镇村和谐稳定;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整合村“两委”干部、农村党员、网格员等力量,加强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先后办理为民实事32件,解决群众困难53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在乡风民风建设上,组织开展道德模范、“美丽庭院”等各类文明创评活动,修订村规民约,营造良好社会新风尚,补足乡村振兴精神之钙。(田小艳、刘雅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