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近日,为有效推动川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四川省文物局联合陕西省文物局、重庆市文物局共同编制的《川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显示,广元市昭化区被纳入核心主题片区集群圈。

川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地处川陕渝接合部,是连接我国西南西北、沟通西部中部的重要桥梁,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革命事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昭化区位于川、陕、甘三省交界处,是镶嵌在嘉陵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上世纪30年代,川东北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以及中国共产党地下活动的开展和群众武装的建立,为红军入川创造了有利条件。1933年6月,红军进入广昭地区,并于当年7月23日在元坝(今昭化区政府驻地)老街建立了嘉陵县苏维埃政府。1933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在昭化境内留下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以及檬子垭战斗遗址、凉亭子战斗遗址等诸多遗址。其中,太公红军山红色遗址群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昭化区党性教育基地,除了经常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红色研学活动,每年还会有许多群众自发来此扫墓,念先辈之恩,传承革命精神。

《规划》突出主题特色,设计“政权建设”——川陕红色政权线、“鏖战川陕”——川陕红色战斗线、“革命桥梁”——川陕红色交通线、“红色教育”——川陕红色教育线4条展示利用线路,形成川陕片区革命文化四大主题游径;将重点建设昭化古城红色革命遗址群、太公红军山遗址群等红色驿站。(杨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