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大众或许是被身材走样且擅长爹味说教的人间油物们给腻着了,偶尔出现几个有颜有才还不吹嘘的中年清爽男就格外被追捧,一句「谁懂叔系少年感的含金量」也变成了夸人天花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变来变去的审美风向多少让人有点破防:

年轻的时候流行大叔,不年轻了又开始流行小鲜肉;好不容易向硬汉、霸总、花美男靠拢了,现在又开始流行少年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听到「少年感」,是有人用来形容张国荣的,感觉这个词用得好绝

「少年感」可能没有一个统一模版,但还是有共性可循,比如阳光、干净,还有一点腼腆可爱;再具体到「叔系少年感」,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外形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言行之间也没有老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常听到「男人四十一枝花」这句话,实际上我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

根据我多年的观察,男同学真正的花期只有「高中到大三」这段时间,一旦开始接触社会,状态就开始走下坡。

等到有了稳定的感情,再结婚、有了孩子,好了,这男的花期基本上也就到此为止了。

网上各种「男人刚认识时 VS 男人结婚后」的对比照大家都刷到过吧?

怎么说呢,这很难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年男人怎么避免老态?先从最容易改造的穿搭说起。

可能很多人觉得应该穿得亮、穿得花就是年轻,再有潮牌加持就稳了。

大错特错。年纪越大,驾驭潮流的东西就越难。装嫩难免用力过猛,产生「老黄瓜刷绿漆」之感。

根据个人外形、状态,再结合主流审美以及中年人的社会身份,我认为熟男减龄的不二法门,其实是「穿得轻盈」。

网坛女神莎拉波娃的丈夫Alexander Gilkes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一过三十就断崖式衰老的白人堆儿里,44岁的他花期真是超长待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7岁德国男模Johannes Huebl也算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个国内的。

张亚东的衣品与其同龄人相比,明显高出一大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拆解他们的穿搭,大概有几个要素:

以黑白灰以及柔和色为主,衣服和裤子都是没有过多装饰的基础款,长度恰到好处且维度上没有过分扩张,穿小白鞋或者其他比较修长简约的鞋款。

一些造型细节有助于进一步优化。

比如韩男惯用的显腿长小心机:把上衣塞进裤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喜欢塞上衣,可选择收口下摆的Polo衫,也很精神利落

其实衣品get起来并不难,「简单清爽」永远不会错,因为这就是东亚对男性的主流审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穿搭之所以成立,也是有前提的,离开以下这些硬性条件一切免谈

不能脏兮兮。

小伙子的脏可以是一种「不羁」,但大叔的脏绝对是「真脏」,所以搞好个人卫生是最起码的。

头发/耳朵/牙齿/指甲/手肘/膝盖都是重点项。衣领/袖口/鞋面这些地方也不能有污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肤要好。

如果皮肤粗糙、暗沉、不光滑,就会显得老。油光满面也是不行的。

在「少年感」这条审美赛道,脸不能太垮。

吴尊、关智斌、李栋旭这几个亚洲男明星真是驻颜有术。明明都已经40+的年纪,但还是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少年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且人家还不是那种高科技加持过的年轻,没办法,这就是传说中的基因彩票。

感觉李栋旭简直是逆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眼袋、鱼尾纹、法令纹这些明显的衰老特征之外,下颌线的清晰度也是第一眼标准。

如果脸和脖子已经连成一片,也会有一种步入中年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薄肌,「少年感」的身材一般不是大肌肉力量型的。

但也不能是太过于清瘦麻杆型的,王阳老师这样就刚刚好

不愧是「叔圈天菜」, 让「少年感的爹」具像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正肯定不能胖,一发福就真的再回不去那种感觉。

不要求有腹肌,但至少不能有肚腩。肚子一胖马上就有老男人内味儿了。

熊腰不OK,虎背也不行。背厚一寸,显老1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态不好,气质全无。

身型得挺拔,耸肩/驼背/伸脖的样子会显得人死气沉沉;还有的人走路不抬脚,老是擦着地面,也特别没有精气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发量。

头发都没有,就别瞎耽误功夫了。

即使是帅如吴彦祖,发际线一高,也会让众人感叹岁月是把杀猪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吳彥祖

事实上,「少年感」和年轻有关,但不是只要年轻就可以有。 把其圈在外表范围内来说未免有些局限,它更值得讨论的,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状态。

俗话说「相由心生」,一个目光清澈的人内心往往是善良美好的,磁场能量也比较纯净正向。

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的认知和心境会发生变化。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那颗赤子之心也会慢慢消失。

所以眼里有光的总是那些未经世事、没被社会毒打过的少年,如果一个人到一定年纪了眼睛依旧透亮有神,就会显得很年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现实是,大部分中年人的内心早已蒙尘。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或许还有下半辈子的苟且时,如何才能避免疲态、找回精神能量呢?

在我看来,比较有实操性的大概有三件事:

第一,每天抽点时间看书。

阅读不仅是一种精神快充,也是成本最低的「自我增值」方式。当认知提升、思维打开,很多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第二,有一个兴趣爱好。

无论是学习新技能,还是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能有效减少压力和焦虑。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会让你成为一个幸福且有趣的人。

第三,不要待着不动。

运动是保持少年感的一方良药,诸多好处就不多说了。

即使是不跑步、撸铁,午休时间走到户外,看看树、赏赏花,感受一下自然气息,也能让人莫名其妙地心情变好。「20分钟公园效应」了解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 @牡蛎呀

有的人虽步入中年,但精神上毫无年龄感,除了没有疲态之外,还因为他们拥有真诚、坦荡,热血、纯粹、执着、无畏这些内在特质,以及未被现实磨平的棱角和时隐时现的自我怀疑。

比如50岁的朴树、40岁的大张伟,他们身上都有那个劲儿。

其实我认为罗永浩也挺有少年感的。如果光看脸,没有人会用这个词去形容他,但只要了解老罗的过往,你会发现上面那些跟少年感有关的描述放在这个中年男人身上依旧适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群嘲的「中年油腻男」往往就是少了这种东西。

他们以世故为深刻,以圆滑为成熟,无真才实学却又自我感觉良好、好为人爹,一副世界尽在老夫掌握之中的样子;经常叨叨过去、喜欢吹嘘,总以前辈/成功人士自居,还酷爱拯救「无知」少女。

除了普信之外,还有一部分人表现得很膨胀可能是源于传统的性别观念。不知道为什么,雄性动物好像天生自带一种叫做「男人不能说不行」的出厂设置。

油腻久了,面相都会跟着变,真挺可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去油也很简单,学会闭嘴,少对别人的事儿发表意见,气质就能噌噌上涨。懂得「留白」,会让人更有魅力。

有时候感觉做男人还挺容易的,表现正常就可以了,其他全靠别人衬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一个不知道大家能否get的点,害羞也会让人别有一种魅力。尤其对男性来说,适度的内向害羞,简直是去油神器,而且更具少年感。

害羞可能会被认为不够自信,但问题就在于,男人往往在表现自信的时候最油,因为迷之自信来源于错误的自我认知。

所以害羞、有拙气反而是一种很可爱的人格特质。特别是明明很牛却又低调内敛的人,更是难得的人间精品,至少从女性角度来看是这样的。

不过这个东西是天生的,装不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意见提了一堆,但我想中年油腻男是不会认为一个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说出的话有任何可取之处的。

毕竟他们最是自以为是,而且已经发展出了一套逻辑自洽的理论系统,所以油而不自知、知而不想改。

我们之所以称赞「叔系少年感」,一部分原因是有的大叔脸不垮、头不秃、身材衣品都在线,一把年纪还特别自律、保持好状态实属难得,但更打动人的,是经历过社会的复杂残酷以及一地鸡毛的琐碎庸常后内心还留着那份纯粹和美好。

考验过后的朝气蓬勃,不再是无知所以无畏,而是有知依然无畏,这是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

就像法国作家罗曼·罗兰那句名言所说的: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仅代表编辑个人观点

不喜勿喷 ☮️

油腻行为,不分男女

自律自省,你我共勉

PS: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撰文/策划:李组长眉头一皱

排版:kiki

监制:GaG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住少年感

青春永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