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一直在努力增强特种任务飞机的陆基保障设施,例如为空警-200、空警-500这样的预警机也建造了加固机堡。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这种机堡能提供何种程度的额外保护,但起码对无人机的袭击和弹片冲击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护,而且还会让敌方难以瞄准,因为卫星无法分辨机堡里面的物体。另外中国还曾为歼-10战斗机建造过配备重型加固门的封闭型机堡,其防护能力更胜一筹。

报道认为,在为空军基地建造新的加固掩体方面加大投资是一种“全球趋势”。最新曝光的卫星图像显示,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州马利诺夫卡空军基地的停机坪上,出现了12个战机机库。虽然目前无法断定建造这些机库的动机,但俄军称曾于去年9月在附近地区击落过一架疑似乌克兰无人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鹰-44”的地下空军基地,这种直接建在山体下的基地拥有极其坚固的防御能力,远超过地面的加固机堡,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来建造。

“战区”通过对中、俄、伊的这些加固防御措施的分析认为,这反映出了空军基地当前面临的真正的威胁,而且这种威胁的规模和范围会继续扩大。例如无人机对关键民用和军用基础设施造成的威胁,在乌克兰战场上就已经完全显现出来;另外新型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以及高超音速武器也在不断涌现,一些较小的国家也获得了这些打击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在分布式作战概念以及伪装、隐蔽和欺骗行动能力方面大力投资。而“战区”认为,机堡和其他掩体本身就能让对手更难看到里面可能有什么,也更难判断是否值得攻击,对手很可能会被迫耗费宝贵的弹药和其他资源来摧毁里边可能完全空无一物的机库。言下之意,就是建加固机堡明显更划算。

目前尚不清楚美国军方总共拥有多少加固机堡。据《空军杂志》报道,截至2014年,太平洋地区的美军基地共有近210个这样的建筑,其中大部分都在韩国。当时的报道指出:“这一数字反映出在过去12年美国的加固机堡建造只增长了微不足道的2.5%。”另外,在太平洋地区以外的美国空军虽然也有一些加固机堡,但这些设施的建造都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现在急需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