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文人所追寻的古意,不仅意味着年代上的古旧,更暗示德行上的高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画《婴戏图》

鼓墩以鼓的造型为基础,所有对外一面打磨得比较圆润光滑,这种“圆滑”恰似人们追求的和谐,圈椅“天圆地方”的阴阳哲学、官帽椅的文人情怀等都传达了家具背后深层的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紫檀木嵌珐琅绣墩 故宫博物院藏

鼓墩发展至今,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除了传统工艺雕刻、漆器外,闻名于海内的景德镇还大量烧制陶瓷的坐墩,样式各异、色彩多姿,有青花、粉彩、一色釉墩等。

其用途不仅仅是坐具,还用于装饰点缀,为现代生活传递着古代文化信息,成为时尚的工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紫檀木镂雕人物花卉纹绣墩 故宫博物院藏

坐墩的形态在明清两代较前代有所发展,多为圆形,其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明代坐墩在形体上较清代坐墩稍大,但和宋元时期的坐墩相比又相对小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清坐墩在形态上除了有传统的圆形样式外,还派生出海棠式、梅花式、瓜棱式、六角式和八角式等。

同时,坐墩又有开光和不开光之分,开光是指在家具上界出框格,内施雕刻,或经锼挖,任其空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紫檀西番莲纹鼓墩

明清坐墩家具因具有造型优美、移动方便、使用灵活等特点而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形成了富有美感且广为流传的丰富式样。

通过对明清坐墩的研究,分析其形态、构造、比例和文化内涵等内容,揭示了明清坐墩具有形态的圆润之美、构造的精巧之技、比例的协调之度,以及哲学思想和礼教规范的文化内涵,相信这将对明清坐具的研究成果有所补充,对现代中式坐具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說明|本文为诗意生活美学编撰,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