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上方即可收 听主播安然音频

作者 | 枳为橙 来源 | 读书369(ID:dushu369com)

结尾曲:苏星婕 - 别来无恙

《穆斯林的葬礼》中写着这样一句话:

“人,最可怕的不是疾病,而是丧失了意志和信念,不要自暴自弃,不要消极等待。”

一个人越是自暴自弃,距离向往的生活越远;越是消极等待,越等不到幸福来临的那天。

走过半生,渐渐明白:日子要想过得红红火火,靠的不是他人的救助,而是自我的醒悟。

人到中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再难的关卡,只能自渡;再多的伤痕,都需自愈。

渡人先渡己,养生先养心。

与其怀揣痛苦荒废度日,不如让自己开心起来,停止无谓的消耗,把生活调成快乐模式。

今天,给大家分享人民日报推荐的8个调整心情的好习惯,带你管理好心态,经营好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摄影师高木在65岁那年,偶然间看到一片山林,感到身心舒畅,甚是喜欢。

在她之前60多年的人生里,几乎都在创作中度过,内心似乎始终没有静下来。

走进山里后,她毅然决定,一定要和这片大自然住在一起。

随后高木便学习了如何修房子,独自一人搬进了深山之中,从零开始,从头做起,建造了一座房子。

春夏时节屋外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秋天院子里落满红叶,冬天映入眼帘的是银装素裹。

远离尘世喧嚣后,她找到了真正的逍遥自在。

在山林中住的久了,感知逐渐回归,跟随大自然的节奏,人也开始变得规律健康,生活充满希望。

近几年,网上有句话流传甚广:少和人纠缠,多看大自然。离人群越远,离自己越近。

去山间吹吹风,去看看花草树木,去走走山路,去听一听鸟鸣,沐浴在阳光下。

在自然事物中,放空自己的大脑,放松自己的身心,增强自身的能量,回归生命最简单的美好。

趁着时光尚好,在空闲时间里,走进自然,尽情地去感受生命力:

1. 经常行走:工作之余或者茶余饭后去附近的树林或者湖边走一走,行走的过程中,可以让人心情舒畅,放松身体的同时,也能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

2. 爬山旅行:周末或者假期时光里,和家人一起,与朋友结伴,外出爬山或开启一段旅行,在自然风光里,缓解焦躁的情绪,疏散所有的不愉快。

人这一生,就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的过程。

看多了自然的风光,便不会再纠结于鸡毛蒜皮的琐事;见过了天地之宽广,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理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戏骨陈道明曾在一次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喜好:

“我喜欢收拾家,这是一种心境,收拾完特干净,会觉得很舒服。”

他在名声最旺的那几年,常常因为名利的束缚,压力过大以至于难以喘息。

名利场的虚情假意,酒桌上的阿谀奉承让他觉得心烦意乱,于是他选择减少工作的安排,将家庭放在生活的重心。

那段时间,他经常一个人待在家中,整理干净屋子后,开始读书、作画、练习书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打理好精神世界,活得更加自在。

哈佛商学院有一个研究表明:

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

整理屋子的过程,也是清扫内心的过程。

家干净了,环境舒服了,阳光才能住进心里,阴霾自会一扫而尽。

平日里,记得养成这3个好习惯,保持干净的状态:

1. 勤打扫:垃圾及时扔,床单衣物定期更换,生活在窗明几净的居所里,不仅利于健康,也能收获好心情。

2. 常通风:每天可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3. 断舍离:人什么都想要,往往什么都得不到。舍弃那些不必要的物品和欲望,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注当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家三毛收到过一位读者的来信,信中谈到:

由于物质和精神匮乏,她看到前行的方向,不知道人生的路该如何走,也找不到活着的价值。

三毛明白了她的困境后,在回信中写道:

“你有一个正当的职业,租得起一件房间,容貌不差,懂得在上下班之余更进一步探索生命的意义,这都是很优美的事,为何会觉得卑微呢?”

也就是说,只要专注于当下就会发现,人生中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很多:一日三餐,努力赚钱,用心生活......

人活一辈子,若是总想着远方的风景,必然会错过眼前的秀丽风光。

如果总是因为还未发生的事惶惶不可终日,只会让当下的快乐悄悄溜走。

活在当下,做好这2件小事,才是人生最高级的智慧。

1. 不要活得太闲:人一闲,容易生出繁杂心事。与其日日躺在床上浪费时间,不如忙碌起来,做一些有价值的事,充实自己的生活。

2. 别再想得太多: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活得快乐一点,所有的不甘与绝望,终将成为无需追忆的昨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停止攀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林徽因有段话总结的很好:

人生总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

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也是一种美丽。

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要惊心度日。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喜欢和亲戚朋友作比较,可是越比较,烦恼越多,越不快乐:

别人搬进了大房子,于是看着自己的温馨小屋,总觉得拥挤不堪,处处不顺眼;

别人收到了昂贵的名牌礼物,于是自己也和伴侣闹得不可开交,只为拥有同样的礼物;

别人家的孩子多才多艺,于是逼迫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但却忽略了孩子喜不喜欢。

人的攀比心越重,想要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迟早会坠入无尽的深渊。

真正聪明的人,早已停止了追寻他人的脚步,在自己的节奏里,活好这一生:

1. 降低幸福的门槛:不要设定过高的期望值,不必事事都追求圆满,知足才能常乐。

2. 放下面子,过好日子:人一旦太重视面子,总有一天会弄丢里子,唯有放得下面子,才能留得住里子。

3. 别再活得太用力:凡事尽力就好,生活尽心就好,幸福靠的不是抓的太紧,而是自我成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培养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时间,天津一所养老院里,一群“90”后老人火了。

在养老院院长陈卓的带领下,老人们尝试演绎各种各样的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传递人生的智慧。

有时候,视频中是90岁的老师在给七八十岁的“学生”上课;

有时候,视频中是一群老朋友聚在一起,畅谈生活的哲学。

老人们不懂视频拍摄的技巧,但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培养了新的爱好,重获新的人生价值。

有的老人之前深受疾病困扰,对待生活充满了消极的态度。

但在表演的过程中,慢慢忘记了苦难,再次变得积极乐观。

一个人,不管到了什么年龄,灵魂若是丰盈了,心态自然会越来越好。

当你发现了生活的乐趣,才会有更多动力去迈向接下来的路。

中年以后,记得投入到热爱的事物中,培养这3个爱好,丰富每一天:

1. 无事多读书:你解决不了的问题,书中自有答案。静下心来,在各类书籍之中,充实认知,遇见更好的自己。

2. 学习做饭,享受美食:做饭的时候,仔细感受食物原本的味道,照顾好自己的胃,满足自己的味蕾。

3. 掌握新的技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喜好的基础上,练就新的技能,比如画画、书法、理财等,多学一个本事,就多一条退路。

请相信:拥有了兴趣爱好,人生自会拥有更多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刷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看过一个故事,印象很深刻:

有一支淘金的队伍在沙漠中行走,走的时间长了,每个人都疲惫不堪。

身上的重担让大家抱怨连连,可他们却始终不愿舍弃繁重行李中不重要的物品。

但队伍中有一个人却看起来十分轻松,步伐轻快,悠然自得。

众人不解:“你为何能走的如此惬意?”

他回答道:“很简单,因为我行李中带的东西最少。”

细想来,生活也是如此。

若是每天只知道抱着手机获取各种信息,一分一秒过去,被太多无关紧要的人和事裹挟,自己就会感到非常疲惫。

高级的人生,都懂得留白,将生活中的空白之地,留给更重要的事物。

从现在开始,学会删繁就简,回归现实的生活:

1. 删除手机上多余的软件,不要在毫无价值的信息中沉迷太久。

2. 适当关闭消息提醒,别再为没有意义的琐事殚精竭虑。

3. 戒掉八卦心,多专注自身的提升,多关注眼前的真实,多陪家人聊聊天,远离虚假和悬浮。

摒弃无用的信息,还自己一片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始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叶刀》发布过一项全球日常运动量的报告:

长期缺乏运动,会使组织器官机能下降30%,各类疾病随之而来。

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人的心情也会因此而变得郁郁寡欢。

而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运动。

爱因斯坦说过:“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

经常运动,不仅能让你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还能让你练就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

人的心情好了,才不会整日死气沉沉,生命才能因此焕发生机。

运动,从这两件小事做起,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长此以往坚持下去:

1. 在身体承受的范围内,练习八段锦、太极、跑步、游泳等,让压力得以释放,让自己得以重生。

2. 不要轻易放弃,刚开始运动或许会感到很累,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感到身心越来越舒适。

人生下半场,运动,就是治愈自身的良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律睡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作家村上春树喜欢上了写小说,于是立志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

自那时开始,他便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写作习惯:

每晚九点,准时就寝;早上四点,起床吃完早餐,开始写作。

如果实在写不下去,就出门跑步,调整自身的状态。

由于常年保持规律的作息,他一直收获着源源不断的能量,精神充足,从而也多年保持着高效地创作。

睡眠的过程,就是给身体充电的过程,也是让心灵得以休养的过程。

早睡早起,精力得以充沛,精神状态自会得到更好的维持。

睡眠的质量,决定了幸福的程度,人只有蓄满了能量,才能提升生活的质量。

睡觉是人生大事,想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从这3个方面做起:

1. 每天晚上早点放下手机,停止胡思乱想;

2. 尽量在11点前入睡,保证至少7-8小时的睡眠时间;

3. 睡前避免强光或者噪音刺激,尽量不要喝刺激神经的饮料、茶、咖啡等。

睡前原谅一切,醒后便是重生。

《当我放过自己的时候》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人活得幸福不幸福,一要看是不是能睡着,二要看是不是想醒来。

能睡着,说明心安,此前问心无愧;想醒来,说明心美,当下正是所要。

人生,也不过是这六字的快活。

接下来的日子,请你富养好自己的身心,丰盈好自己的灵魂,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不负自己,不负此生。


作者简介:枳为橙,本文首发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读书369。

发送至大叔个人微信:fox238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