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正在菲律宾肆虐。

无情的自然灾害与人为因素叠加,让这个热带岛国陷入了严重的粮食短缺困境。

通货膨胀加剧了民众的生活窘迫,粮价飙升引发了群众的不满。

就在菲律宾陷入绝境之时,盟友美国反而趁火打劫哄抬粮价。

面对内外夹击,马科斯政府进退维谷,无力化解这场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源,均在文内显示,仅供参考,请理智阅读!

极端天气重创菲律宾农业生产

2022年底,一场厄尔尼诺现象横扫菲律宾,给这个岛国带来了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

有近30个城市气温攀升至40-50摄氏度,打破历史记录。这场极端天气造成147万菲律宾农民受灾,农业损失高达1.5亿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旱肆虐下,菲律宾农田千疮百孔,本应郁郁葱葱的稻田也变得一片荒凉,对这个本就脆弱的"米仓"而言无疑是致命一击。

极端气候将持续肆虐,菲律宾粮食减产形势也将持续恶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粮食减产只是灾难的开端,通货膨胀给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困扰。

据菲政府统计,2023年食品通胀率高达17.8%,其中大米价格更是飙升31.9%,涨幅位列商品之首。

物价飞涨使得民众连简单的大米都难以负担。

曾经被称为"米仓"的菲律宾,如今却成了温饱难求的梦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胀和粮荒更加剧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根据民调结果,通胀和粮食问题已然成为菲律宾人眼下"最关注的国内议题"。

倘若这场危及民生的危机未能获得解决,很可能会引发更大规模的政治动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菲律宾陷入粮食危机的关键时刻,一股来自国际市场的无形之手又给菲律宾重重一击。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这股力量竟然来自其盟友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全球四大粮商中,美国企业控股三家。

理应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美国,在俄乌冲突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其粮商反而趁火打劫,哄抬粮价谋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2023年2月,美国对外出口的长粒米报价为760美元/吨,到3月份更是飙升至800美元/吨,创下历史新高。

同时,作为菲律宾大米主要供应国的东盟国家,在菲陷入困境时也无动于衷,反而加重了对菲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律宾对东盟国家进口大米征收高达35%的关税,对非东盟国家更是高达50%。

可以想见,在国际粮商哄抬价格、周边国家施加重压的双重夹击下,普通菲律宾民众为了温饱所付出的代价是何等沉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政策无力根治粮食危机

面对国际打击,菲政府虽在应对但收效甚微。受制于本国农业发展落后,菲律宾长期严重依赖进口粮食。但高关税政策又加剧了进口短缺和价格飙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见米价持续上涨,小马科斯政府曾紧急推出限价令,要求大米每公斤售价41-45比索。然而,这一做法遭到粮商和农民的强烈反对,最终付诸东流。

后来菲国会虽通过紧急法案,授权必要时大量进口大米,但这一权宜之计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2021年杜特尔特政府也曾推出过类似限价措施,但最终未能抑制米价上涨。单一的行政管控和紧急进口都无法彻底根治菲律宾的粮食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热带群岛国家,菲律宾在地理和气候条件上原本就具备发展农业的优势。但受制于经济落后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菲农业生产力长期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事实上,菲律宾已跻身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大米进口国。

即便在正常年份,菲律宾每年进口大米的数量也在200多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糟糕的是,菲律宾还高居世界粮食浪费之冠,其农产品损失率高达35%,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可以说,农业生产力低下和严重浪费,正是导致菲律宾长期陷入粮食困境的根源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供给问题,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刻不容缓。

然而,眼下的小马科斯政府似乎对此缺乏应有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长期助力菲粮食安全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为菲律宾提供粮食和农业援助,无论是在杜特尔特执政期间,还是更早之前,只要菲陷入粮食危机,中国就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两国之间达成的粮食和化肥援助协议帮助菲律宾渡过了一次次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对菲律宾的帮助不仅限于直接提供物资援助,两国还共同建立了多个农业合作项目。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1年在菲律宾的新怡诗夏省建的中菲农业技术中心

该中心长期致力于在菲推广杂交水稻技术,在菲各地设有示范点,惠及数十万农户,为菲律宾带来了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有赖于中方多年来的大力支持和援助,菲律宾才得以在一次次粮食危机中维持民生。

然而,随着双边关系的恶化,中菲粮援合作也陷入了危机。

中菲关系恶化与小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作风密不可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马科斯上台后即在南海问题上频频对华示强,双方在南海存在许多分歧和矛盾不断积累,中菲关系一再恶化。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菲双边贸易额下滑逾10%,曾经的合作重头戏粮食和化肥贸易也受到了阻碍,双边粮援合作更是陷入停顿。

一旦失去中国这一坚实后盾,菲律宾在后续粮食危机中将无计可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马科斯陷进退维谷的困境

在这次粮食危机中,外界原本期望小马科斯能凭借其防范危机的经历在处理中取得政绩,但现实远非如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兑现竞选承诺维护民生,小马科斯曾祭出限制米价令,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不得不说,政府行政力量在市场经济中受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大量进口粮食虽可能暂时压低米价,但同时也将严重冲击本国农业。

农产品长期依赖进口,迟早会扼杀农业发展。

由此可见,无论是维护民生还是保护农业,小马科斯都面临进退维谷的困境,需要三思而后行。

一旦做出错误抉择,不仅可能失去民心,也将加剧菲律宾粮食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叠加,让粮食危机层层笼罩菲律宾。

通货高涨和国际粮商哄抬价格更是雪上加霜,普通菲律宾民众在这场危机中可谓雪中渴求温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粮食安全,直接关乎民生福祉和国家发展前景。

对于菲律宾来说,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本土农业生产能力低下、严重依赖进口的老大难问题,才能彻底扭转眼下的困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当前的粮食危机已燎原蔓延,马科斯政府是否会从中汲取教训,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扭转粮食安全困境!这也是外界所关注和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