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7日讯近日,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青岛地铁9号线一期西荆站1号风亭开挖见底,在青岛市质监站监督指导下顺利通过基槽验收,令人费解的是,在基坑的北半边,破碎机与挖掘机在热火朝天的向下开挖,怎么见底了还要往下挖?

“西荆站除了位于北侧的A出入口以外,其他的风亭和出入口全部与主体结构合建,共用一个基坑。1号风亭只有地下一层,底板埋深相对较浅,已开挖见底,但主体结构为地下两层,现在还没开挖到设计标高,还要继续挖。”西荆站项目总工李韵廷解释道。

地铁车站分为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车站的建筑主体结构主要由站台、站厅、设备用房、管理用房、辅助用房及列车运行空间等组成;车站的附属结构有出入口,通道、风亭(或风井)等。一般情况下,地铁车站的建设顺序为先主体结构施工、后附属结构施工,比如常见的明挖车站,先进行主体结构的基坑开挖、混凝土结构施工,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把基坑回填,再进行附属结构的基坑开挖、混凝土结构施工,待附属结构的基坑回填完成后,整个车站的土建工程才算完成。

据悉,西荆路站位于正阳东路与玉皇北路交叉口,设置3个出入口、2个风亭组。其中A出入口位于车站北侧,为给附近的奶牛场提供搬迁时间,在去年7月就“反常规”先于主体结构开工。剩余的附属结构全部位于车站南侧,通过前期方案优化将车站站位南移,把车站和剩余附属调整到一个基坑开挖,将原计划的两期施工整合为一期施工。因此,西荆站1号风亭组的位置确实已经开挖至设计标高,但主体结构还有一层没有开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西荆站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的合建,减少了附属与主体间的支护工程量,节约了投资,节省了6个月工期。此外,方案优化后,交通调流道路整体位于北侧,不仅有效利用了半幅原道路,还保留了一排行道树。主体与附属结构同期施工,基坑内作业空间大,最宽处37米,还有利于机械作业,提升开挖效率,基坑于4月下旬开挖,现已完成二分之一的土方开挖,其中1号风亭已开挖见底。

据了解,青岛市地铁9号线一期长16.4千米,共有13个车站(靖城路站与15号线合建),所有车站的建设都充分考虑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的影响,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理、和谐的建造方式。

9号线一期的第一个车站是海西村站,车站范围内场地开阔,周边建筑物密集度低,车站范围内地面以下4米即为岩层,采用了投资较少、施工高效的放坡开挖形式,海西村站也成为9号线一期第一个基坑开挖见底的车站。

荟城路站、城子站是9号线的两个装配式车站,通过混凝土构件生产的工厂化与构件拼装的机械化,混凝土施工质量更为可控,施工效率进一步提高,预计节约4到6个月工期,同时减少了50%的施工废弃量和20%的碳排放。

此外,正阳中路站、惜福镇站等为避免对地下水和周边地表水系的影响,围护结构采用800到1000毫米厚的地下连续墙,外加多道内支撑的支护体系,有效阻止基坑外地下水的进入,同时减少基坑开挖对临近地层的扰动,既保障了工程安全,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闪电新闻记者 孙杨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