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篇来自司法系统作者的“司法职业还值不值得干?”的自媒体文章在法律圈热传,文中写道,“有些读者忧心忡忡地和我说,现在法科生都不太愿意报考检法了,一是不太好入额;二是进步慢;三是待遇也不高,刚提升一点点,别的单位就开始拉平了;四是离职也越来越麻烦。相比较而言,还不如直接干律师了,还没有什么入职障碍,跳槽也没人管,主要是进步快,收入就不用说了,自由度就更是让人羡慕。”

在文章的留言区,是一片的赞同声,诸如,点赞最高的留言是,“当我们职业司法人讨论司法职业值不值得干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不值得了”;还有分析具体原因的,“越努力越忙碌。基层小助理,时常加班到深夜。原因也很扯,白天写材料、开会,晚上办案并不是我们沉不下心好好办案,而是案外事真的太多”;“单位近十年只有两个入额名额,前边还有好几个助理,这两个入额名额没了之后,要二十年左右才会有人退休来退额,在我之后还有四五个助理。领导不让遴选,担心遴选会让上级觉得是自己带不好队伍,会影响上级对自己的看法,压抑”,“入职三年了,刑检三年一直是内勤,热情已经快被磨没了。”......

可见,来自体制内的纷纷将司法职业特别是助理岗位视为“鸡肋”,不仅工作繁忙,经常加班,而且晋升为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是机会竞争激烈的“内卷严重”、“个人持悲观主义”。

真的犹如围城,里边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忙赶考。近日,各地法检机关都在公示2024年“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在有限的公示了考生此前任职来源的名单中,有人惊讶的发文惊呼,怎么这么多律师来报考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了。甚至,还有两名律师考去最高法院去当了法官助理

6月13日,最高法院官网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拟录用公务员公示公告》,公告显示,拟录用的民事行政法官助理职位中,有两人来自律师事务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4日,揭阳市揭东区法院公布了2024年揭阳市揭东区人民法院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的公示,6个法官助理岗位,有两人来自律师事务所,其中一人还是来自一线城市的一线大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4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法院发布了《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其中拟录取的三名法官助理中,有两名来自律师事务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2日,山东枣庄市检察院发布了“2024年度枣庄市人民检察院录用公务员第一批拟录用人员进行公示”,其中台儿庄检察院、山亭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助理岗位,也是两人来自律师事务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2日,山东济宁市微山县检察院发布了“2024年度微山县人民检察院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拟录用的两名检察官助理中,一人来自律师事务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仅是有限统计,因为很多法院检察院虽然公布了今年的拟录用公务员公示,但只公布了毕业院校,或是仅公布了考生名字,而没有公布考生的此前职业来源。不过,以上列举出来的这些例子,是不是足以说明,当下,正在有大批的律师通过公务员考试寻求进入法院检察院谋求前文中被体制内视为“鸡肋”的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岗位?

真的是风水轮流转,再也不是几年前,法院检察院发布招考名单无人报名,最高法院从律师系统选调法官竟然无人报名了。当年,只见法官检察官辞职当律师,不见律师考选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法院检察院不得不拿出直接当员额法官检察官的优待政策来吸引律师进入司法系统了。

曾经,杭州市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活动中,规定具有副高级职称4年以上的非中共党员律师可以直接竞选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一职。曾经,江苏省公开从律师和法学专家中公开选拔检察官、法官,而且给的是级别不低的职级,但后来取消了,原因是根本无人应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数年前,每逢各地省考,都会有媒体或自媒体统计报名之后感叹,法院检察院的助理岗位成了“无人报考”、“岗位核销”的重灾区,分析为何法科生宁可去律所事务所坐冷板凳,也不愿进法检系统端“铁饭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8月,一张昆明中院公开遴选公务员“报名通过情况”的《公告表》,在网上热传,尤其是其中的招录8名法官助理竟然无一人报名,引来了围观。时隔两年之后,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公开资料可见,当地法院2023年、2024年都在发布拟录用法官助理人员公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仅三四年的光景,何以导致出现之前法检拿出法官检察官岗位从律师中招录而无人报名,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在省考中是“无人报考”大户,到如今的大批律师通过公务员考试到法院检察院去当法官检察官助理呢?难道他们没有看到上文中来自法检体制内的“鸡肋”、“内卷”之声吗?

非也!烟语君认为,导致如此变化巨大的主要原因是造化弄人。

如今的律师行业,特别是年轻律师状况,已经是一片红海态势。具体原因就不说了,近三四年以来,无论是私下聊天,还是线上的自媒体反映,无论是号称行业内的资深律师,还是初入行业的年轻律师,说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律师行业人满为患、收入断崖式下跌。

最新的北京律师撰写文章显示,工薪律师或是其他的律所人员,月薪超过一万元的,比例不到10%,收入再多的就是凤毛麟角了。杭州律协2023年10月份的调查报告显示,独立执业的青年律师(40周岁以下),六成以上的平均年收入低于20万元。

考虑到律师就是个所有福利、所有费用都自己承担的法律个体户,年收入20万的,真正自己拿到手可以自己支配的,估计10万都不到,在一线城市仅是能保证温饱而已,远低于体制内月收入1万元的福利感。

是故,有人称,如今的法检系统到手的及潜在的福利待遇,即便不是员额法官检察官的行政编制人员,也高于了当地律师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聊天中,很多青年律师已经将考入法检列为了现在的主要工作目标。在温饱压力下,所谓的什么时间能入额、体制内的内卷与否,已经都是次要问题了。

几年前的很多法官检察官辞职去当律师,如今的这么多律师去考选法官检察官助理,只能说是形势比人强,存在都具有合理性,主要反映的是滚滚时代潮流前个体对于各自职业规划的未来估计和信心。时代变革前,个人如浮萍,只能顺势而为了。

最后,希望踏入法检体制内的律师们,能够牢记之前自己的法律从业不易,不要被不良风气改变了初心,时刻保持着换位思考的工作态度,即便是入额希望渺茫的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也是身在公门好修行,善待那些昔日的律师同行以及自己曾经作为一员的求助司法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