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他从事的是清洁工作,是一名掏粪工人,但他却坚持“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工作原则,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以优秀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他的名字叫时传祥。那么,时传祥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传祥出生于1915年,山东齐河人,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家中经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日子过得极其窘迫。1929年,时传祥逃荒到北京,为了谋生,他进入北京城郊的一家私人粪厂,成为一名掏粪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之后,时传祥长期从事掏粪工作,虽然这份工作辛苦,但好在可以混口饭吃。1949年,时传祥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建国后,他加入了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继续从事清洁工作。在工作中,时传祥兢兢业业,提出了“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口号,致力于清洁首都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北京还有很多平房,也有不少四合院,人口密度非常大,这就导致掏粪的工作难度成倍增加。尤其是那个年代,粪坑还非常浅,人多就会导致大粪溢出,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时传祥就主动找来砖头,垫到粪坑两边,方便人们使用。

当掏粪工也经常遇到很多难题,比如有人把砖头扔到粪坑,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时传祥就把手伸到粪坑里面,捡出里面的砖头。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不怕脏?时传祥憨厚地说:“我不怕脏就脏我一个,我怕脏就脏一整条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传祥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做这项工作没有休息日,可以说是随叫随到,不过,时传祥从来没有表现出厌烦,也从没有消极怠工,相反,他是一位真正践行了自己口号的人,也因为在工作中表现优秀,时传祥不仅得到了同事的称赞,也得到了周围街坊的夸奖。

1956年,时传祥成为一名党员,成为党员后,他在工作中更加积极,凡事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1959年,时传祥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也是这一年,他在北京参加了“群英会”,得到了领导人的接见。10月26日,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的湖南厅与时传祥握手,并合影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刘少奇与时传祥的合影照片,时传祥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北京市崇文区环卫三队甚至专门成立了“时传祥班”,号召大家学习时传祥的奉献精神。在这之后,时传祥还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并在1966年受邀参加了国庆观礼,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不过,令时传祥没想到的是,1968年,他却受到了批判,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1959年,时传祥受到刘少奇接见,两人握手的照片曾登上《人民日报》,然而,就因为这张照片,时传祥受到了批判,身心也受到很大的迫害。1971年,时传祥甚至赶回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3年,毛主席与周总理得知了时传祥的处境,指示有关部门把时传祥接回北京,并为时传祥平冤昭雪,恢复了他的名誉。在这之后,时传祥主要生活在北京,过着平淡的生活,1975年,时传祥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60岁。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时传祥的遗愿,他的四个孩子都在北京环卫系统工作,全部都是普通的环卫工人,他们继承了时传祥的遗志,坚持“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