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取“宜于昌盛”之意便更名为宜昌,沿袭至今。宜昌虽隶属于湖北,但与山城重庆颇有渊源,地势高低不平,很有小山城的味道不说,在重庆直辖以前,与重庆同为三峡省省会的候选城市,并且在三线建设时期,都是三线厂颇为青睐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昌的三线厂很多,拥有包括066厂,403厂,388厂等在内的十多家兵工厂,在诸多三线厂当中,要说哪家三线厂最有影响力,还得说是827厂,涉及到核工业,属于高度保密单位,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莲沱村晒经坪,地处三峡库区西陵峡,紧邻长江南岸,距离宜昌市市区较远,有近40公里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27厂虽是宜昌最有影响力的三线厂,但建厂时间稍晚,于1970年12月才由年核工业部第22建设公司从四川涪陵迁来宜昌,开始动工建设。827厂是典型的核工厂,主要承担重水反应堆和核废料处理两项重任,隶属于二机部,也就是后来的核工业部,属于保密级别最高的三线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27厂毕竟是宜昌最有影响力的三线厂,规模较大,占地面积达到350亩,除了必要的车间宿舍,还建有礼堂、医院、学校、邮局等生活娱乐设施,最关键的问题是,当年环境恶劣,有“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上山一身汗,下山退发颤。”的说法,为了建设需要,还专门修建了30公里长宜昌到莲沱的公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27厂的建设工人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除了核工业部第22建设公司的员工,还从宜昌、秭归、沔阳三县调了不少民兵,加上其他部队、单位的援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知识青年,整个工程参建人数达到18000人,随着这些工人的到来,昔日寂静的小山村顿时闹热了起来,其繁华程度不输几十公里外的宜昌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昌827厂同重庆的816一样,命运多舛,一方面是国际形势的缓和,另一方面是经济建设的需要,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827厂就莫名停工。到了1987年,职工被调离原单位,工厂也纷纷搬离,昔日热闹的厂区安静了下来,听不见机器的轰鸣,也看不见工人的忙碌,逐渐被废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827厂已经被废弃了30多年,幸运的是,工厂还有人在居住,只是实在太少,大约只有10多户人家,以原827厂的退休职工为主,一家人住一栋,显得比较空旷。虽然如此,不像其他废弃三线厂杂草丛生,部分工厂院落被开垦出来,种上庄稼,栽上水果,满厂的田园风光,让人意外,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