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27日,即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东渡黄河,成功抵达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

此后,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席卷长江以北,国民党各地的防线迅速瓦解,朝着长江以南溃散。

毛泽东见江北解放已经成定局,便电邀李济深等民主人士赶赴北平共商国是。李济深收到电报后,决定结束香港的活动,接受毛主席的邀请,离开香港北上。

离开之际,李济深担心来北方会水土不服,还特地带了几包家乡的六堡茶。同年12月26日,李济深摆脱了香港当局的监视,和朱蕴山等人悄悄登上“阿尔丹”号货轮。

和他同船的,还有民主人士柳亚子、彭泽民、邓初民、马寅初、张乃器、翦伯赞、沈雁冰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都在中共地下党的统一安排下化妆乘船,大家的心情也是极其舒畅。除夕之夜,全体船员举行了会餐,共度除夕。他还拿出煮好的六堡茶,宴请大家恭贺新年。

次日,香港《华商报》发表了李济深离开香港前事先写好的文章。也是在同一天,蒋介石发表了《元旦文告》,正式宣布“下野”,并由李宗仁以代总统的身份代行总统职务。

1949年1月7日,“阿尔丹”号货轮顺利抵达大连港码头。下船之后,李济深受到毛主席等人的热烈欢迎。

三天过后,李济深等人又抵达沈阳,和东北领导人高岗会面,看望了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

这是李济深第一次来到解放区,对于这里的一切,他都感到非常新鲜。他还惊喜地发现,这里的人民充满希望,新政府对民主人士是如此开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1月,民革中央部分同志自香港合影

看到这些,李济深立即给毛主席和周恩来发了一封电报,表示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中国革命而不懈奋斗。当晚,身在陕北的毛主席连夜给李济深发了回电。

其实,这虽然是李济深第一次来解放区,但他却很早就和毛主席等人相识了。

毛泽东和李济深第一次认识,是在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一大”期间。当时,毛泽东以湖南地方组织代表的身份参加这次会议。

会上,毛泽东受到一些国民党人和孙中山等人的赏识。在选举国民党候补委员和中央委员时,他还被选为候补委员之一。

参会期间,毛泽东结识了谭延闿,还来到他的家中作客。一天,毛主席走进谭延闿家中的客厅,便看到客厅里坐着一个军官,只见对方身材略矮、目光炯炯,精干刚毅。这个人,便是李济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谭延闿是性情中人,看到毛泽东来了,立即将他拉到李济深面前介绍:“此人就是粤军一师师长,西江善后督办李仁潮将军。这个是我的湖南老乡,湖南后起之秀毛润之先生。”

李济深见谭延闿对这个年轻人如此热情,早已经起身站起来。等他介绍完毕,毛泽东快步上前,紧紧握着李济深的手说:“久闻李将军大名,今日幸会,非常高兴。”

李济深也握着毛主席的手说:“毛先生才华出众,今日见到你,我也非常高兴。”

两人寒暄没多久,他们便各自起身告辞。第二天下午,李济深特地派人将两包家乡特有的六堡茶送给毛泽东。

可惜的是,毛泽东已经动身去上海了,他只能将茶叶暂时寄放在谭延闿家中,等毛泽东回广州再拿。1924年2月中旬,毛泽东在抵达上海后,和上海党组织汇报了工作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1月,沈钧儒、李济深、郭沫若等人在沈阳

周恩来见毛主席刚刚从广州回来,便约他谈心,了解广州的发展形势和革命环境,毛主席进行了详细的的分析和汇报。

对于毛泽东的敏感性和政治眼光,周恩来深感佩服。此外,毛泽东还向周恩来推荐了粤军第一师师长李济深。毛泽东认为李济深政治开明,有实力也有眼光,是共产党应该团结的朋友。

毛泽东离开宣传部长职位后,转向了农民运动。3月19日,他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

也是在这段时期,毛泽东纵观大势,他更加相信的是:革命党只有紧紧依靠农民群众,才能取得革命胜利。这段时期,毛泽东主编了《农民问题丛刊》,并亲自为这本书撰写了序言《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济深旧照

国民党“二大”召开后,毛泽东、柳亚子、叶挺、李济深等人常常聚在一起,大家畅所欲言,谈论救国救民之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毛泽东和大家兴致勃勃谈起土地革命和农民暴动,他坚信:只有广泛开展农民运动,才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李济深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只有依靠革命军的努力,才能清除一切反动势力。

此时,他们之间的观点虽然不同,争论激烈,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友谊。

同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李济深担任北伐军参谋长兼第四军军长。 在北伐中,他领导的第四军在国民革命军8个军战斗力最强大,尤其是叶挺的第四军团被誉为“铁军”。

10月下旬,毛泽东担任农民委员会书记,11月上旬来上海主持中央农委工作,李济深、林伯渠、柳亚子等人特地为他践行。临别之际,李济深还给毛泽东送了一些六堡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分别,毛泽东和李济深由于政治立场的分野,加上政治观念的不同,最终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甚至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在国民党中,李济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不仅仅是因为他德高望重,而且还曾经被三次开除国民党党籍。

1928年5月,济南惨案发生后,蒋介石下令将国民党军队撤出济南,仅留两个团驻守。后来,更是提出了放弃北伐,与奉张划区分治南北中国的主张。

这一主张遭到李济深等人的坚决反对,于是蒋介石才表示继续北伐。1928年6月3日,北伐军顺利占领北京、天津,张作霖北洋军阀政府被推翻,统治中国长达16年的北洋军阀政权覆灭。

1929年,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等发动了反蒋战争即蒋桂战争。李济深到南京面见蒋介石,希望可以通过谈判解决一切冲突。

蒋介石表面上表示赞成和平解决,但暗地里却在两湖地区继续调兵,给李宗仁、白崇禧来了个攻其不备。蒋介石见利用李济深作为缓兵之计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开始对李济深强硬起来,遂采取了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月21 日,蒋介石向李济深发出了赴蒋公馆晚宴的邀请,当天下午又打了3次电话催请。李济深明知这可能是个鸿门宴,但他还是按时去了蒋公馆,不料还是被抓,囚禁于南京汤山。

在汤山,李济深以看书、读报、写字、下棋度日。直到九一八事变后,宁粤合流,李济深才重获自由。

1932年1月1日,由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产生的孙科政府通电就职,李济深被任命为训练总监部总监。

李济深支持孙科政府,希望孙科政府对内能加强民主,对外能组织抗日,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然而,蒋介石虽然被迫辞去国民政府主席和行政院院长等职,但他还是暗中策划阴谋。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三个中政会常委都不到职,行政院的重大内外政策都无法决定。

蒋介石还指使宋子文控制财政,在经济上为难孙科政府行政院长孙科。在无可奈何之下,于1月24日宣布辞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济深和陈诚等人

这一天,蒋介石在南京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中央临时政治会议,批准孙科辞去行政院长职务,由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

会上,李济深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办公厅主任。尽管蒋介石以重位收买李济深,但他对蒋介石对内独裁、对外妥协的行径深感愤慨。不久,他回到广州,开始了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的政治活动。

1933年,李济深委派的黄埔军校等三个学生被复兴社特务暗杀。对此,他义愤填膺,还写了一封长信痛骂蒋介石,宣布和蒋介石绝交,更是写了一封长信控诉蒋介石的罪行,愤然辞去了自己的职务离开南京前往香港。

李济深来到香港后,和十九路军原总指挥陈铭枢发动抗日反蒋运动,还派人分别来上海、江西中共地下党组织联络,但并没有取得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济深夫妇和孩子

蒋光鼐、蔡廷锴等人见蒋介石心狠手辣,便邀请李济深、陈铭枢等人在福州商议反蒋抗日,并与11月20日发动“福建事变”,宣布成立“中华共和国”,推举李济深为主席。

与此同时,他们还采取联共方针,派遣代表陈公培和红军苏维埃政府进行联系。遗憾的是,当时中共中央“左”倾错误,上海中共中央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加上当时的中央领导人不了解中央苏区的真正情况,毛泽东也被剥夺了红军和苏区的领导权,他们没有联合起来。

与此同时,蒋介石正在朝着福建步步逼近,试图剿灭红军。李济深电请苏区红军东进策应,相互配合,共同粉碎蒋军的进攻。

毛泽东、彭德怀在分析了十九路军的背景和情况后,坚信李济深“反蒋抗日”的行动。但是这些正确的主张却被“左”倾领导人拒绝。

他们不仅不相信十九路军的反蒋行动,甚至还怀疑对方另有企图。毛泽东心急如焚,与张闻天、博古等人据理力争,并没有结果,只能仰天长叹。

十九路军由于孤立无援,很快就在蒋介石大军的“围剿”下,用了不到三个月便被蒋介石消灭。次年2月,蒋介石等人相继出走香港。这样一来,红色苏区便失去了和李济深等人共同反蒋、联合抗日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济深和家人在香港

在香港,李济深于1935年7月成立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并出版了《大众日报》,发表了《对时局宣言》等文章,号召全体军民一同抗日救亡。

1936年春,李济深得知毛泽东等人抵达香港的消息,立即派陈铭枢等人前去莫斯科访问,和中共代表商讨合作事宜,甚至带去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致敬信。

6月初,陈济棠和李宗仁发动“两广事变”,邀请李济深出面领导。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非常关注,表示愿意北上抗日,还亲笔给李济深致函,敦促国民党抗日。

李济深收到毛泽东的信,对他的主张表示赞同,并给毛泽东回信表示愿意放弃“反蒋抗日”的道路,接受中共“逼蒋抗日”的方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济深

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李济深主张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在全国抗日形势高涨的情况下,蒋介石撤销了对李济深的通缉令,并任命他为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党战地党政委员会副委员长、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主任、军事参议院院长等职。

抗战期间,李济深反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支持抗日民主运动,在国民党掀起反共浪潮时保护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他还同意和支持中共关于在敌后进行抗战的方针。

1944年桂林沦陷后,李济深团结了一部分军人和进步人士,在他的家乡一带组织了抗日武装,进行敌后游击战。

蒋介石对李济深在敌后的活动一直放心不下,害怕他在广西势力坐大与自己分庭抗礼,因此多次“请”李济深回到重庆,但李济深深知蒋介石的险恶用心,都一一回绝了蒋介石。这下,蒋介石终于恼羞成怒了。

某天正逢赶集,李济深骑马去拜访长谷村的一位朋友。在经过墟口时,李济深的卫兵忽然发现一个手持手榴弹的人从人群中冲出来,直奔李济深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济深等人

幸亏卫兵眼疾手快,迅速抓住了这个人,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李济深心知肚明,知道是梧州专员派来的,后来也就悄悄地放走了这个刺客。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李济深为了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利用自己与国民党军队的关系,策动自己的老部下反对内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那时,蒋介石上庐山避暑,曾3次电邀李济深去庐山。李济深想劝蒋介石停止内战,因此便答应了蒋介石的邀请,于8月上了山。在庐山,蒋介石并不想和李济深谈内战的事,久而久之,李济深也对蒋介石彻底失望了。

1947年2月,李济深来到了香港,公开举起反蒋的旗帜,发表了《对时局意见》的长文,提出了七项政治主张,表示反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内战,支持人民的正义斗争。

李济深的所作所为大大激怒了蒋介石,蒋以国民党中央的名义,以“诋毁蒋主席及政府”的罪名,宣布开除李济深的国民党党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1月,李济深和何香凝、冯玉祥、谭平山、蔡廷锴等人在香港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宋庆龄任名誉主席,李济深任主席。

民革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内民主派与反动派的彻底决裂,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李济深参加了新政协,并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开始了致力国家政权建设和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的事业。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从城南庄向全国发出了《五一劳动节口号》。多达23条的《五一劳动节口号》把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分析、判断以及自己的政治主张公告天下。这个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政协的号召,马上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强烈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革领导人李济深(前排左三)、何香凝(前排左四)等人在香港

5月5日,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等和民盟中央、民进中央、致公党、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负责人和在港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致电毛泽东,痛斥蒋介石“窃权卖国、史无前例”。

他们认为“五一号召”“适合于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合同人等之本旨”,他们还通电海内外各团体和全国同胞,呼吁公开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

毛泽东对于民主党派的意见是非常重视的,他于5月1日又亲自以个人名义,致函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民盟中央常委沈钧儒,表示感谢。

7月底,毛泽东收到了李济深等人的回信,对他5月1日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意见表示赞同。毛泽东于8月1日给李济深等回电。

毛泽东在电报中还就召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时机、地点、召集者、参加者的范围,会议应讨论的问题等征求他们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同前来迎接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在西苑机场合影。前排右起:毛泽东、郭沫若、李济深等人

不久,周恩来亲自拟定了一份名单,决定邀请李济深等77位民主人士到解放区来参加筹备新政协。

1949年1月,李济深等一行30人,从香港乘轮船赴大连,尔后到达沈阳,受到解放区各界群众热烈欢迎。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谭平山、蔡廷锴、章伯钧、彭泽民、章乃器等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55人,联名发表了《我们对时局的意见》。

他表示赞同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公开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这在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2月1日,进入东北解放区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代表李济深等56人致电毛泽东、朱德,庆祝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他们还提出对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要“任是天涯海角,使奸犯无处潜藏,纵有羊狠狼贪,令阴谋断难实现”。

毛泽东、朱德复电,李济深作为国民党内资历深厚、影响深远的人士,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联系,他的态度和声明对正在谋求“划江而治”的国民党政府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李济深握手

李济深领导下的民革和其他民主党派一起,以极大的热情和责任感参与了新中国的筹备,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和力量。

同年5月,毛泽东和柳亚子等人登上画舫游湖,一同欣赏湖光山色。画舫游到湖心,柳亚子和毛主席谈到渡江作战问题,谈到了和平建国,也谈到了李济深。

毛泽东见柳亚子谈兴正盛,正要了解一下他的想法。没想到柳亚子坦率说出了自己对某些人事安排的不满,甚至直言不讳表示:“怎么能让李仁潮当副主席呢,你难道忘了20年代的的历史了吗?”

毛泽东知道柳亚子对李济深抱怨颇深,便说: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嘛,正所谓古人又云,历经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各民主党派都是我们的朋友,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今后必须同舟共济、肝胆相照啊!

经毛泽东一说,柳亚子心怀顿纾,愿意加紧团结,为中国的建设奋斗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柳亚子

1949年6月,李济深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并在9月21日召开的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正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李济深一生爱国,历尽沧桑,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成立了!

1949年11月,国民党民主派第二次代表会议召开,为适应新的形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及其他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一起合并成了统一的国民党民主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李济深继续当选为主席。

1950年6月,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就中共中央向大会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草案)》展开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年7月,右四为李济深

讨论通过后,中央人民政府宣布颁布实施。李济深遂以实际行动坚决支持土改。他写信给家乡苍梧县县长熊清河,要求主动献出家中的所有土地,交给当地政府重新分配。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上,李济深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5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李济深代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全国工商联,热情洋溢地宣读献词: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些献词,表现了李济深对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

同年10月9日,李济深因胃癌及脑动脉血栓形成,经医生多方诊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 75 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参加李济深追悼会

李济深逝世后,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均亲临吊唁。

在毛主席的一生中,亲自参加的吊唁活动是少之有效的。他亲自前去吊唁李济深,足以证明了他对李济深一生的肯定。

对于李济深的去世,毛主席非常悲痛,还曾经无不感慨地对朱蕴山说:“如果任潮先生能再活几年,那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