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古诗词五首,谈谈烟雨梅雨季,以及入梅

看到新闻,说上海,今年公历6月19日入梅。而同一纬度的武汉,是公历6月18日晚上入梅。

那么武汉的梅雨季节比上海的还要提前一天。

这是为什么?梅雨也分地方和时间吗?

公历六月,农历五月中旬,长江中下游流域进入一年一度的雨季,高温湿热伴随着连绵不断的夏雨,因这段时间,是古代著名的经济果树梅树果实成熟的季节,传统称之为“梅雨”或者“黄梅雨”。梅雨重要的特征,就是持续时间长,阴雨交织,让人感觉不是湿冷,而是湿郁。这样的气候,对于亲水的水稻等农作物是有利的,迅速生长,但是雨水过多,也往往形成洪涝灾害。对于生活来讲,这样的天气,造成很多生活的不便,很多物品发霉变色损坏,也容易吃到腐烂变质的食品,导致疾病。所以梅雨,在民间又谐音“霉雨”。

由于这段雨季特征十分明显,所以很早人们就划定了梅雨到来和结束的时间。因为这样可以提前安排生活劳作事宜,主动适应梅雨,对抗梅雨,将梅雨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比如,知道入梅的时间,可以管理好田间农作物,不浪费人力和水源,知道出梅的时间,可以晾晒衣裳字画,降低梅雨带来的损失。

那么古人是怎么界定梅雨季节的时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代周处《风土记》云:夏至前,芒种后,雨为黄梅雨。那个时候,人们将芒种之后到夏至之前的雨,称为黄梅雨。

唐朝的名医陈藏器曰∶江淮以南,地气卑湿,五月上旬连下旬尤甚。《月令》土润溽暑,是五月中气。过此节以后,皆须曝书画。那么在唐朝,对于梅雨的概念是从芒种延伸到夏至后。因为梅雨雨季往往漫长,从农历五月上旬可以绵延到五月的下旬,时间跨度在20天以上,所以他说,要到夏至节气后,天气晴了,才晒字画。

那么明确入梅时间的,应该是在晚唐和宋朝之间,因为南宋陆游明确写了,“吴俗以芒种后得壬日为入梅。今年正以此日,重云蔽天,比夜乃雨。父老以为有年之候,赋诗以识之。”可以知道,在当时的浙江江苏等地,民间将芒种后的第一个壬日,确定为梅雨季节的开始。这可能是多年的民间经验。也许某年那一天并没有下雨,但是从整个当地气候来讲,正是暑热多湿,风起云涌,进入大范围长时间雨季的时间点。陆游也说了,当天夜晚当地开始下雨,当地的农民认为这是及时雨,对于当年的丰收有好处。

实际上逢壬入梅,是民间一个对梅雨季到来的通常的认知。但是时间并非准确。也许有的地方持续无雨,连续干旱,而有的地方则暴雨加雨水连绵,让人无法提前防范准备。

那么现代意义上的梅雨季划分,则更为精准。

国家气候中心的划分法,是以雨日为主,以副高脊线位置为辅,江淮流域各省市,以120度副高脊线位置,当地的平均气温,雨日和雨量确定入梅和出梅时间。

也就是各地的入梅和出梅时间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前提,当天一定会有雨,且之后伴随连绵的高温高湿的雨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

泥秧水畦稻,灰种畬田粟。”白居易《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唐 · 白居易》

唐朝的白居易40多岁贬到九江做地方官,这里的气候和北方不一样。初夏四月底,就连绵有雨。时间在芒种节气左右,所以他将这种天气称为梅雨。

连绵的雨水,让他这个常年居住在北方京城的官员来讲,特别不适应,这里潮湿,且多水泽低洼,容易患上风湿疾病,白居易50多岁调回京城后,腰腿时常不好,不能上朝,估计和生活在九江这段时间有莫大关系。他常常感叹这里土地卑湿,到处是黄芦苦竹。

这里连绵的雨,让人烦苦,进入了梅雨季节,连山间的云气,都仿佛有毒。

但是这里的人们,趁着这样的雨水在插秧,就着烧山过后的灰烬,在灰泥里种植小米。

白居易的梅雨季来得早,是因为,在唐朝,将芒种节气左右的雨水,都称为梅雨。

不过以后来的眼光来看,这不是真正的梅雨,因为平均气温远不够高,雨水是足了,气温还没有跟上来,够潮湿,但是不够郁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南雨,风送满长川。

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

飘洒正潇然。

朝与暮,长在楚峰前。

寒夜愁攲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

烟浪远相连。”宋 · 王琪《望江南 其六 江景》

这写的确实是梅雨,因为地方是在江南。

江南的雨,被风吹送,飘飘洒洒,落满了长长的江河。

无数的江南屋檐都笼罩在烟雨杨柳的岸边,只有船上的红帘子,湿漉漉在风雨中飘着,进入了梅雨季节梅雨天气。那雨无休无止的落啊。

在古代,广义的江南,包括了长江淮河以南的广大区域,甚至也包括了长江中游的楚地。

所以,他这里写,我对着烟雨山峰,朝朝暮暮,朝为行云,暮为楚雨,看着天气如此烟雨缠绵。

而我却一个人,在这样的江上孤舟客旅,听着船外,烟浪相连,浩瀚无涯。

梅雨季是夏天最长的雨季,在这样的天气里行船,风险多多,且容易使人心情沉闷而沮丧。

这样的日子,你最思念的是爱情,是动人的人间相处和情谊吧。

雨一直下,而我的爱正穿越迷离的天地,向你靠近和飞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夏连朝雨,土人云入梅。

但闻檐溜密,不见晓光开。

衣润疑沾汗,阶空任长苔。

地车无住者,只拟上层台。”宋 · 曹勋《临安久雨 》

临安就是杭州,初夏之后,一直连绵有雨,当地的人说,这是进入梅雨季节了。

都早晨了,我一直听见屋檐上流着雨声,就是不见开晴,连白天也仿佛来得特别迟。

衣裳湿漉漉的,我怀疑是汗水,但是又不像,成天黏腻感贴在身上。

下雨又不能出门,眼看着苔藓几天就长满了庭院的石缝间。

地上的车子,因为是木头做的,很快就潮湿发霉,只能想办法,把它架到高台之上,要不然,等雨季过了,这车子也报废了。

古代车子也是重要的出行工具,所谓香车宝马,可是再好的木头,也经不起这样长时间的雨水浸泡啊。

所以现代人潮湿天气的苦恼,古代人一样不缺,且生活更加费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入梅日,云脚垂到地。

芬香小麦麨,展转北窗睡。

甲夜闻雨声,起拜造物赐。

三登于此卜,一饱可坐致。

语儿高尔囷,戒妇丰尔馈。

击壤歌太平,门无督租吏。”南宋 · 陆游《入梅》

但是梅雨对于夏天的农作物是有利的。因为水稻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生长期需要大量的水。

芒种节气左右种植的水稻,需要水时,雨就来了,省了多少农民的灌溉之累,耕耘之苦啊。

陆游就是在某年的芒种壬日,传统的入梅那天,感受到了梅雨来临的喜悦。因为晚年的他和农民一样耕地。在当地,有农谚,如果入梅那天有雨,可占丰年。

你看他这天高兴的,像孩子一样。

一大早上起来,就看见天气阴沉,云脚四垂,这明显是雨要来啊。

他在家里,先是吃了顿新麦饭,然后就专门等雨降下来。到了中午,他睡也要睡在窗户下,为的是听雨。

终于,雨在夜晚落下,赶紧起身,在堂前跪拜谢雨,感谢老天的恩赐。

因为,他等了一天,就是为等待今天的雨,因为只要下雨,就是吉利,可保良田秋收。

赶紧和儿子说,快,在祭祀的物品里再添上点谷物,和媳妇说,拿出更好的东西来谢雨。

感谢这风调雨顺的太平年。

陆游迷信吗?身为高官的陆游并不迷信。但是晚年的他体会到农民的艰辛,也享受着作为普通农民敬天爱土,勤于耕耘的那种过程和希望。

他是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风吹起翠田田。

雨和烟。

入梅天。

鲜润繁阴,悄悄转清圆。

十顷蒲萄深贮碧,鸥共鹭,各翩翩。”南宋 · 王质《江城子 其二 》

梅雨季节有梅雨季节的苦闷和烦恼,更有梅雨季节的田园自然美。

那细细的风,吹拂着雨中青翠无边的稻田。

细雨如烟,这是进入梅雨季的梅雨天。

那繁茂的树叶,在雨中生长舒展,静悄悄的,就让绿荫,变得广茂啊。

而这里种植的千亩葡萄,摇曳这一望无际的绿色,而在这烟雨翠色间,白色的沙鸥鹭鸶飞舞,好一个壮阔的田园景象啊。

有人说,葡萄是元朝之后才大量在中原地带种植的。

但是从这首词,可以看到,至少在南宋,江南地区,就有超大规模的葡萄种植基地。

而这么巨量的葡萄,满足着城市的时令水果和葡萄酒的酿造。

可以说南宋的繁华,是确定而亲民的,老百姓的生活物质非常丰富,应该大部分家庭实现了葡萄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怀着清新感走入梅雨季,梅雨季是个雨水滋润,瓜果众多的时期,有烦恼,更有青翠和甜蜜。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