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不久,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落下了帷幕,而就高考结束刚刚一周多时,网上再次响起了有关“全国一张卷”的呼声。

其实关于“高考公平性”的问题,早在二十年前就有人提出了。当时我国实行的就是“全国一张卷”的高考模式。

但是在录取时,却选择了“分省录取”,也就是说,同样的考卷,同样的成绩,却会因为生源地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录取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种模式当时也引发了不少人的质疑,“到底是在选拔考生还是在选拔户籍?”甚至在2001年的时候,有三名山东考生还因此将教育部状告到了最高人民法院。

那么,如今距离2001年已经过去23年的时间了,那三名高考生的现状又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状告高考不公平

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对选拔人才制度的公平性相当关注。

明洪武年间,科举会试在南京召开,共有51人考中进士,但是发榜的时候民众们才发现,这些进士居然都是江南出生,没有北方户籍的进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让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当时还有不少学子走上街头游行,要求官府彻查此事。

这一事件也足以说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倾斜确实会严重影响到人才选拔制度的公平性。

而到了宣德二年,朝廷开始实施“南北分卷制度”,这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保证了科举制的公平性。

到了现代,因为高考录取制度而产生的问题,依然在困扰着许多人。2000年的时候,我国实行的是“全国一张卷”的高考模式,但是这种方式也不能保证教育的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虽然考卷是一样的,但是当时实行的却是分省录取制度,这也导致,有许多高考大省的学生,考试成绩明明比其他省份的同学要高,但是却只能上个大专。

尤其是2001年的时候,高考成绩公布了,经过后来的数据统计,北京市文科重点本科的录取分数线为454分,一般本科的录取分数线是429分。
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山东省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即便是一般的民办本科,录取分数线也达到了539分之多。
而在当年,山东省的理科重点线也达到了607分之高,但反观北京的理科分数线,只有488分。

一百多分的差距,也让不少考生高呼不公平,明明自己更努力一些,考的分也更高,为什么最终却只能读大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切全是因为不公平的高考录取制度,同卷同分却有不同的录取制度,因此,这种录取模式也引发了不少人的质疑。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考录取制度的不公平问题,那么也导致国家流失不少人才。

因此,在当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就有不少媒体报道此事,而就在当年七月份的时候,山东有三名女考生更是站了出来,跟现实叫板。

她们分别是来自于青岛铁一中的姜妍、青岛一中的栾婧,以及青岛十五中的张天珠。
在当年的高考中,她们三个人分别取得了522分、457分、以及506分的成绩,除了姜妍,其他两位考生都是文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这三名考生是北京户口,那么她们都已经过了重点本科线,可以考取一所相当不错的大学。但很可惜,她们是山东考生,三人连一般的民办本科线都没有过。

这也就意味着,她们只能上一所相当普通的大专,而有些成绩比她们低许多的北京考生却能考上本科。

深感不公平的三名考生便商量着将教育部告上了法庭,那么,这件事的最终结果又如何呢?

“全国一张卷模式”被取消

三名考生认为,教育部存在违宪行为,制定分省录取方式,违反了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的相关条例。
于是在咨询了有关律师之后,三名考生确定了两条诉讼请求,第一条就是请求法院判决国家教育部存在违宪行为。
第二条的则是请求法院向国家教育部提出司法建议书,督促被告今后避免作出类似的违法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后在当年的8月22日,三名考生便在两名代理律师的陪同下前往北京,但是尽管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但是最高院的门卫一连几天都没有将他们放进去。

直到他们用EMS特快专递向最高人民法院递交了立案材料,并且代理律师向最高人员法院的立案庭发出查询通知之后,他们的事才有了进展。

在2001年9月3日,最高法院的一名法官给他们打去了电话,就此事件进行了答复。
法官表示,因为根据我国的诉讼法表述,针对国务院各部门的具体诉讼行为应该交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所以他们没有立案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在经过充分的沟通之后,三名考生便决定不再起诉了。在问及她们为什么不再起诉时,三名考生表示,只有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才能推动高考改革,现在,她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而在后来,这三名考生,有的人决定复读,有的人则是上了专科学校,虽然她们的命运各不相同,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她们的行为也确实推动了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

从2002年开始,北京已经开始采用自主命题了,“全国一张卷”的历史已经彻底成为了过去。而那三名女生,据说已经通过复读考上了理想中的院校,并且在后来也顺利地找到了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高考已经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了,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高考生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

比如参加2017年高考的庞众望,虽然家庭贫困,但是他乐观自信,并且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清华大学,现如今已经是清华大学博士三年级的学生了。

通往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条,每一条都能通往光明大道,关键在于你是否真的下决心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