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端恶性案件,比如讨要工程款未果持刀杀人事件,有些是情绪极端,有些是被迫无奈。但是都是个人行为。

有些极端恶性案件,是组织行为,这样的案件发生,那只能是什么样的土地就开什么样的花。

内行人糊弄,最为致命,他们糊弄不是为了别的,仅仅是为了赚钱。本来可以直接抢,非要塞产品给你,本来可以草菅人命,非要做报表给你,本来可以直接放毒,但是非要鞠躬。

橘生淮南就是橘子,比如日本的丰田,丰田是正规企业,仅限于在我国,和我国的车厂合资,遵守我国法律,讲究员工关怀,还基本上遵守商业规则,虽然产品配置低,但是不会怎么坏。看起来是一家合规合法的好企业。

但是丰田在日本就不一样了,在日本,丰田开发了一个新产品,送样测试,如果不合格,就立马修改数据。

大家在相同的规则下公平竞争,本来相安无事。毕竟,汽车这个市场容量够大,能容纳这些企业。

但是一定要为了竞争优势,去践踏法规,践踏消费者的权益,搞什么狼性文化,做什么数据造假,让员工自愿放弃休息,24小时待命,让员工放弃道德,在假的测试中签字。

他自然能够打出比较优势。研发成本能压缩到什么地步?能压缩到10万块成本经费,研发15万价值产品的地步,本身产品就不可能是真的。

做餐饮的赚不了钱,想办法降低食材成本,裁减服务员人数,可以理解。但是一个能赚钱的企业,为了更多的利润,也要这么做,就难以理解。

不是赚不到钱,才去降本,而是赚钱不赚钱都要降本,这不是内卷导致的被迫,这就是故意。

现在好了,价值8万的车,其实是6万的成本,最后还要卖10万,结果6万的成本里面还有几万是假的。

好歹也要有点职业道德,就算是造假产品骗人,也要起码做个像样的产品,不能直接骗人。更不能因为我国国产车性价比奇高,就出此下策保利润。

长此以往,消耗的是品牌的公信力。一个品牌,公信力没有了,想要再获得信任,就难上加难。

从国际关系理论来说,有个修昔底德陷阱,说的是在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情境下,每个国际行为者都担心被其他行为者侵害、占领或消灭,因此为了安全就要增加武力。

但对方也会增加权力以应对威胁,若两个行为者无法调控分歧,那么只有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

消费者手里有钱,主机厂手里有产品,本来应该看看对口不对口,对口就买。这样一搞,主机厂只能竭泽而渔,能骗一个是一个。

消费者只能不买,能跑一笔是一笔。这就是品牌信任倒塌后的恶果。

丰田造假数据如此,有的地方搞规划,画大饼,最后不开发不落实,只为了一点土地出让金,难道和丰田的行为,有什么区别吗?

买新房的上当一个是一个,多年后新官不管旧账,这样真的是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吗?

我看还是得查,谁规划,谁负责。负责到底,倒查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