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1月25日凌晨3点30分左右,中国的钻井船“渤海二号”在狂涛巨浪中沉没,船上的72名员工尽管竭尽全力采取各种挽救措施,仍未能幸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藏在这起令中国人震惊的事件背后的真相,竟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悲剧。

渤海二号事件

中国地大物博,蕴藏着众多珍贵资源,而渤海地区则富含大量石油资源。

渤海油田如今已发展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海上油田,同时也是我国主要的原油生产基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尽管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迅速,当我们试图开采这些石油时,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为当时的中国总体上仍然有些落后于世界水平,国内甚至没有一套完整的先进勘探和开采设备。

其他国家了解到中国工具短缺,纷纷准备趁机狠狠敲诈这个“冤大头”。

为了维持自主发展,然而社会变革日新月异,若不能迅速跟上全球步伐,我们可能再次遭受屈辱。因此,国家正在内部加强研究的同时,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机会。

虽然名为合作,实际上就是我们出资,他们提供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我国从日本进口了一艘二手钻井船“富士号”,并将其更名为“渤海二号”钻井平台,计划于1979年11月25日拖至渤海油田的新井位使用。

为何会选择“二号”这个名称呢?

大连造船厂在1970年已经研制出“渤海一号”,但其性能和能力均不及“渤海二号”。工作人员站在“渤海二号”的甲板上时,立刻感受到了其他国家先进技术的差距。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被称为“先进”的钻井平台最终酿成了一场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生变故

尽管“渤海二号”名义上被称作“船”,但它实际上并不具备自主机动能力,而是一个可移动的海上平台,需要专门的拖船在转移时进行拖航。

然而,在进行牵引的时候,海面逐渐起了风浪。到了1979年11月24日晚上8点左右,海上的风浪变得明显更猛,船身开始剧烈地左右摇晃。

差不多在11点10分的时候,甲板上突如其来的巨浪将散落在平台上的各种钻杆堆、氧气瓶和打桩锤冲得到处翻滚,不少东西都掉进了海里。

在25日凌晨2点,机舱内的泥浆泵配电盘突然起火,“渤海二号”的警铃随之响起。由于风浪影响,甲板电缆进水短路,导致泥浆泵失效,这意味着船舱内的水无法被排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并非最严重的灾难,真正的问题在于巨浪直接将甲板上的第三个通风管彻底折断,留下了一个直径80厘米的巨大洞口,直通泵房。随后的每一阵巨浪都不断地将海水从这个洞口灌入泵房。

船员们迅速用棉被和苫布堵住这个大洞,但由于泥浆泵已损坏,船上的积水无法排出。通风管的大洞如今宛如下水道口,积水在洞口处打着转,形成了漩涡,最终将棉被和苫布吸进了洞里。

大量积水导致应急发电机失灵,整艘船在海上陷入一片漆黑。指挥人员迅速下令让拖船调转“渤海二号”的方向,以便让船尾的生活楼层和甲板挡住风浪。

不幸的是,在试图调头时,“渤海二号”遭遇了翻船的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全力营救,最终只救出了两人。

在漆黑的海水里,凌晨时分,在巨浪的翻腾中,人类依然微不足道。远处的大海如泣如诉,似乎为失去的生命高唱挽歌。

全船共有74名乘员,但最终仅有2人幸存。此次事故导致国家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700万元。

泣血的真相

这场巨大的事故震撼了全球,石油工业主管领导层自上而下都受到了严肃的惩处和不同程度的影响,许多人被判刑,并在《人民日报》和《工人日报》上向全国人民公开检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后的“渤海二号”事故并非仅仅源于领导者的误判,这一点需要澄清。

我国当时在处理海洋事务时仍然采用着陆地思维的方式,因为沉船还未被打捞上来,所以如何能做出正确的结论呢?

众人深陷无边的哀痛之中,石油行业也随之迷失了方向。

1982年,沉睡海底长达三年的“渤海二号”被分成数块打捞上来。技术人员和专家们对其进行了详尽的勘察和研究,这才使当年事故背后的真相得以揭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艘日本的钻井船的设计十分不合理,其本身存在久远的缺陷。

这艘钻井船与其他国家的钻井船相比,其通风口位置过低,遇到强风大浪时,可能导致泵房变成水库。

船底的各个舱室之间没有任何密封措施,一旦进水,几乎所有舱室都难以幸免。这正是导致大多数员工最终只能随船翻覆并沉入海底的原因。

有人或许会问,这艘船在日本已使用了五年,为什么从未发生过像在中国这样大的事故?难道日本海域就没有风浪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这艘船早在日本就已经发生过事故了!然而,日本却故意隐瞒了这一事实。

“一条不合格的钻井船,在渤海湾翻沉。”

这一结论经过权威部门多次模拟实验验证后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