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古代历史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从汉朝之后到民国之前建立的政权,很多都以战国七雄的名字为国号,却唯独没有人以“韩”为国号。

是韩国君主干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事,为人诟病,还是有别的原因?

春秋战国,一直被历史学家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取得一个突飞猛进的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期经济发展、思想自由,思想家、军事家、外交家辈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而战国时期诞生的七雄秦、楚、燕、韩、赵、魏、齐,被所在地域的后人引以为豪,诞生了很多相关的成语俗语。

比如“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三秦大地”、“秦晋之好”、“齐人之福”等等。以七国名字为国号的政权也数不胜数,让历史考试中的学生哥防不胜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秦为国号的国家有,五代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和西秦;以楚国为国号的政权有陈胜建立的“张楚”,项羽建立的“西楚”,以及十六国时期桓玄建立的“桓楚”等。

以“燕”为国号的政权诞生在十六国时期,有“前燕”、“后燕”、“北燕”和“南燕”等。

以“赵”为国号的政权,建立在十六国时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前赵”、“后赵”等。

以“魏”为国号的政权,有三国时期曹丕建立的曹魏,有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还有十六国时期汉人冉闵所建政权“冉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齐”为国号的政权那就更多了,竟然有8个。

他们是:南朝齐、北朝齐、鲜卑段部的齐政权、葛荣的流民齐政权、黄巢建立的齐政权、秦宗权的齐、南唐前身齐、南宋时期刘豫建立的的伪齐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等,韩国哪儿去了?以韩为国号的后世政权,除了朝鲜半岛的那位远亲,到底在哪里?细数之下你会发现一个怪事,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建立那么多政权,唯独没有人以“韩”为国号。

是当年的韩国在七雄中国土面积太小,控制人口太少吗?

确实有此方面的原因。当时楚国面积最大,达到150万平方公里;秦国次之,有100万平方公里。燕赵两国面积相等,在20万平方公里。

魏国和齐国面积相差无几,前者是18万、后者是15万平方公里。

韩国面积最小,只有9万多平方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控制人口数量来说,韩国控制人口长期在170万左右,比排在倒数第二的燕国人口少了30万。

韩国控制人口最多时,也没有超过200万,排名也是垫底,不到第一名楚国(700万)的三分之一。

从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两个重要指标看,韩国确实是战国七雄里面最弱的一个诸侯国,所以后世的政权,说都想做大国,谁也不想步其后尘,做最弱的政权,也就没有人愿意用它做国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如果仅仅是国力弱,不受待见的话,也有点说不通,反例有很多,因为宋国、郑国这些地区小国国力更弱,控制人口更少。跟他们相比,跻身七雄之一的韩国要大多了,至少还算得上是一个中上等的国家。

尽管如此,在汉朝之后,还有政权以这两个小国为国号。比如南朝时期刘裕建立的的刘宋,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元末农民起义今领袖韩山童建立的韩宋。

等等,韩宋里面不是有个韩字吗?对不起,这里的韩是因为韩山童姓韩,跟韩国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郑国,在隋朝末期王世充就以它为国号,虽然这个政权只存在了3年,但是也总算是有人打破了记录,把它用了。

所以说,并不是因为韩国是战国七雄里实力最弱的,所以后世枭雄们才都看不起它,才没有人用它做国号。

主要原因是,韩国是六国中最早被秦国灭掉的国家,不吉利。

韩国所处的地缘环境不好,北面有魏赵,东面是齐国,南有领土和人口第一的楚国,西有雄心勃勃的秦国。

放眼四望,可以说是强敌环伺,四面受敌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开始的时候韩国并不胆怯,他们有自己的优势。

韩国位于现在的中原地区,而该地区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人民勤劳智慧。因此韩国农业发展快,手工业发达。

由于韩国地处中原心脏地区,成为商品集散地,各国商人来往穿梭,商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而且韩国还拥有战国时期最大的铁矿,为武器制造提供了大量的原料。韩国人还掌握了最先进的冶铁锻造技术,兵器制造业发达,在七雄中遥遥领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他们研发有技术含量很高的杀伤性的武器——弩。当时有一句话为证,叫“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弩初速度高,射程远,穿透力强,能达到800米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以外,韩国的剑也也很有名。它异常锋利,超乎想象,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让人闻之色变。

公元前375年,韩国曾经发动战争,吃掉了中原传统古国郑国。由此可见,韩国也曾经是一个颇具进取心的中等发达国家。

尤其是韩厘侯在位之时,他遇到了一个叫申不害的政治家,进行了改革开放,国力蒸蒸日上,经济快速发展,国库日渐充盈,百姓也很快富裕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力增强之后,军队战斗力也有所提高,外交和军事上日趋强硬。

公元前296年,韩曾经与齐、魏两国军队联合作战,攻入秦地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迫使秦国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归还了河外及武遂等战略要地。因此,史学家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也就是说,韩国虽然生存环境恶劣,但是很长一段时期,没有哪个国家敢擅自入侵。

在经济、军事先后发展起来之后,韩国底气十足,挺直了腰板。之后,韩国又通过与魏国的几场战争,很快增强了国力,国际地位也大大增强。韩国还得到了魏王的认同,被其它国家尊称为王。

到公元前325年,韩国走上巅峰,坐拥30万的战斗力很强的军队,让各个大国刮目相看,争相拉拢。

不过,韩国由于地处黄河中游地区,不像秦国、燕国那样山川险峻,也不像楚国那样水网纵横。它没有什么天险,这在冷兵器时代是非常致命的。再加上韩国东部和北部都已经被魏国包围、西面和南面是强大的秦国、楚国,它被卡在中间,根本完没有发展的空间。

是故,在七国之中它后来命运悲惨,多次遭到列强欺凌,成为大国的棋子,任人摆布。

战国末期,韩国更是成了秦国和山东各国的缓冲区,风雨飘摇、苟延残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历史上,韩国多次被秦国入侵过,被楚国入侵过,也被齐国和赵国联合入侵过;也曾跟秦国等国联手攻打楚国,跟楚国等国联手向秦国叫板。

不是韩国愿意这样东摇西摆,而是因为它的国力实在是太弱,没有话语权,连韬光养晦的条件都不具备。

秦国来了,说我们一起攻打楚国吧。韩国还能怎样,说不愿意?秦国立刻就会兵戎相见,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过一段时间,楚国也来了,说我们一起攻打秦国吧。郑国国君也只能答应,出钱出力和出人。

攻伐有了好处,没有郑国什么事儿。对方吃肉,自己也只能喝点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262年,秦国大举入侵韩国上党地区,上党郡守冯亭不愿屈服,可是又打不过人家,只好转身向近邻赵国投降。由此,秦赵长平之战爆发。

这也充分说明,韩国因为国力太弱,处境尴尬。

韩国国君思想并不保守,也不昏庸,采取的大政方针也没有太多失误。那里的老百姓勤劳智慧,国家很有希望。可惜被大国卡死在这种地缘环境中,无法动弹,无论哪个方向都没有发展余地。

还有,大国争霸的时候,属于四战之地的韩国很容易被战火殃及,无法独善其身。

恶劣的环境,让它没有和平发展的机会。如果它不是面临那么多强国,像燕国那样偏安一隅,也许还有一些扩张的机会,不至于任人宰割,说不定还能成为霸主。

有人说韩国事实上也是有机会的,可惜被错过了。在亡国之前,他们那里出了一个很厉害的人物韩非,此人足智多谋,他的法家思想成为振兴国家的法宝。

可惜韩王有眼不识金香玉,让韩非受到冷遇。后来被秦王知道,不惜以开战为条件得到韩非。最后韩非在秦国被害,但是他的思想却让嬴政受益匪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非被害3年后(前230年),韩国终于亡于嬴政,成为关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

在后人看来,韩国是个倒霉蛋,用它做国号自然不吉利。

后世不采用韩为国号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仍然是跟政权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怪只怪韩国这块土地上后世没有产出很多雄心勃勃的英豪。

比如,在北京及往北一带建立的政权,自然就沿袭燕国的称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齐鲁大地建立的政权,叫“大齐”(北宋叛臣、原济南知府刘豫在金国扶植下所建立的傀儡政权)也十分丝滑契合。

韩国面积太小,在它的国土上(起初是禹州一带,后来是新郑一带),始终没有土生土长的强人建立一个本土政权。所以,后人没有第二个以“韩”字为国号的国家也就很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