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王琴

来源:网友供稿

母亲是心直口快,有点一根筋,就因为说话不会拐弯,没少得罪人,姥娘经常说:瞧这野丫头,没有一丝女孩子的样子,将来谁敢娶回家呀?

姥娘话音刚落,母亲又开始冒傻气了,她嗔怪地说:哪有这样嫌弃自己亲闺女的,大不了我自己找婆家。

姥娘摇了摇头,迈开小脚一扭一扭地走了,身后传来一声叹息!

你可别以为母亲是说着玩的,她还真的像狗皮膏药一样粘上了父亲,闹得十里八乡都知道,害得姥爷,姥娘出门就戴草帽,没脸见人。

母亲兄妹三个,上面两个哥哥,可能是从小在男孩堆里长大的原因,加上那个年代穷,外婆总给她穿舅舅的旧衣服,导致母亲说话,做事都没有女孩子的样子,从小就喜欢上树掏鸟,下河捉鱼,如果谁得罪她了,她可以上蹿下跳,上房揭瓦,十足的假小子。

俗话说

“犟牛出活”

,别看母亲脾气不好,做起活来可厉害了,割麦,插秧一个顶俩。

母亲18岁就有人上门提亲了,但都被外公拒之门外,外公有他的小九九,他有两个个儿子,万一哪个讨不到老婆,可以让母亲换个媳妇。

但这件事母亲不知道,因为外公外婆从来没和她说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年代,全国都兴修水利,挖河筑坝,每到冬天农闲的时候,公社就号召打河坝。

71年冬天,公社又号召打河坝了,全县所有青壮年劳力,都要出工,姥爷带着大舅,二舅去了,母亲闲不住,也想着凑热闹,就偷偷地去了。

母亲那年18岁,她高高的个子,剪着运动头,看起来干净利落,母亲干活肯卖力气,有眼力头,凡事不落后男人,短短几天,工地上就传开了,某某大队有个姑娘,干活不推板男人,因为当时好多个公社一起干活,一下子就传开了。

父亲也在这群人中间干活,父亲22岁,长得高大健壮,而且他仗着年轻力壮干活不惜力,经常得到现场领导的夸奖,人家提起父亲名字的时候,总会提起母亲,他们俩都成了施工现场的名人。

父亲有个不服输的性格,在一天歇歇子的间隙,邻居冒叔起哄说:镇山,人家都把你吹得像神一样,我就不相信同样是人,你能有那么大力气,我要和你打赌,你自己选一个帮手,如果你能把这一架车土从河堤底部拉到坡顶,你看中哪个姑娘我给你保媒。

那一年父亲22岁,还没有订婚。

父亲抬头看看坡顶,从河底到坡顶有10来米高度,而且坡还很陡峭,平时一架车子土都要一个人掌把,两边6个男人铆足劲推车才能上去。

父亲有点犹豫,旁边的人好心提醒,镇山,算了吧!他是故意为难你的,这一车土,就是拼劲全力,没四个壮汉也拉不上去。

父亲没有说话,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扬声说道:试试看吧!如果拉上去了,中午两个大馒头归我,如果拉不上去,我的馒头归你。

挖河是义务工,一人一顿发两个馒头,别小看两个馒头,那个年代穷,过年才能吃上一顿白馒头,而且大人还舍不得吃,都省给孩子。

冒叔笑着说:小意思,不就俩馒头吗?如果你拉上去了,晚上的两个我也给你。

父亲径直走到一个小伙子身边,低声说了几句话,两个

人一拍即合,摩拳擦掌,准备应战。

听到有人打赌,大家“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这中间就有我母亲,她也踮着脚,伸长脖子在观望。

父亲把架子车放好,让工友们“紧垒”,(拼命装满,拍实在),父亲在前边掌把拉车,小伙子在车后连推带扛,在几百人围观下,两个人一鼓作气,一车土足有千斤硬是被两人拉到了河坡顶,迎来满塘口人的阵阵喝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母亲回忆说:看见架子车垒的堆尖,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你爸拼命拉,胸口都快贴到地面,我恨不得上去帮他,只能暗中发力,到坡顶,你爸没有累倒下,我一屁股瘫倒在地上了。

那是母亲第一次见到父亲,或许这就是一见钟情吧!那一刻,爱情的种子已经在心里生根发芽了。

听母亲说:父亲赢了,但四个馒头他没有要,他说:大家做的都是力气活,我要了别人就要饿肚子,母亲更加敬佩父亲了。

这件事情母亲骄傲了一辈子,每次回忆起这件事,母亲都幸福的像个小女孩,在母亲心里,父亲就是她的神。

从那天开始,父亲在工地就出了名,大家茶余饭后都会提起父亲,从别人嘴里,母亲也掌握了父亲基本信息。

母亲所在大队的河段紧挨着父亲大队的河段,父亲有个堂妹叫小珍,我喊她珍姑,为了接近父亲,母亲就和珍姑套近乎,一到吃饭,她就端着饭碗过来和珍姑一起吃。

起初珍姑也没有多想,后来看见母亲天天打听父亲的消息,恨不得祖宗十八代都扒出来,珍姑终于明白了。

有一天母亲又开始打听父亲的家事了,珍姑说:我堂哥人很好,而且很能干,就是家里有点穷,我二叔在他十三岁那年就过世了,二婶带着他五兄妹,前些年都是靠我们家接济,现在他们都长大了,能挣工分了,但他下面还有那些弟弟妹妹靠他养活。

母亲又开始冒傻气了,她没心没肺地说:没事的,俺娘说过:

好儿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陪嫁衣

,一切靠自己。

珍姑捂着嘴笑开了,她说:我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自己给自己找婆家的呢!

母亲说:我现在就让你见识一下,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突然,珍姑一本正经地说:有一个女孩也喜欢我堂哥,我看得出堂哥对她也有意思。

笑容瞬间在母亲脸上僵住了,过了片刻,母亲淡定地说:没关系,只要他没有结婚,我就有机会。

于是母亲主动展开了攻势,逼着父亲就范。

那天吃饭时,母亲让珍姑把父亲约过来一起吃,还把自己的馒头省下一个给父亲,父亲不好意思吃,母亲不由分说就把馒头摁在父亲的稀饭碗里说:你吃吧!我饭量小,吃不掉浪费,转身又抢过珍姑手里的馒头掰一半,三下五除二就吞进肚子里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不傻,他也明白母亲的意思,但是父亲心里早就有了另外一个姑娘,因此对母亲敬而远之。

母亲发扬她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将倒追进行到底。

母亲首先就是虚张声势,没事就往父亲身边跑,制造两个人谈恋爱的假象。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父亲总是摆着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都是母亲一个人

“热脸贴冷屁股”

那天,父亲铆足力气推架子车,由于用力过猛,裤裆刺啦一声炸开了,露出里面的红秋裤,大家一下子都笑了起来。

母亲走上前去,众目睽睽之下把父亲的上衣拖下,围在腰上,然后又脱下父亲的裤子,给他缝补了起来,解除了父亲的尴尬。

弄好后,她把裤子递给父亲,柔声说:我就是喜欢干出力活,针线活有点差,你就凑合着穿吧!总比露屁股强。

看见细密的针脚,父亲不由得感叹起来,母亲不是表面那么粗糙,她是粗中有细。

两个月的工期很快就结束了,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公社通知了,都回家过年,年后再继续干,临分开的那天,母亲竟然对父亲难舍难分了,但父亲还是老样子,对母亲不冷不热。

母亲开门见山地问父亲:王镇山,你到底觉得我这人怎么样?如果你没意见,我就托人上门提亲了。

父亲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一句上门提亲把他搞了个大红脸,连声说:我已经有喜欢的女孩了。

母亲撇撇嘴说: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我都知道了,人家父母可没有看上你,你就是

“剃头担子一头热”

,别等以后失恋了怪我没提醒你。

母亲是心里搁不住话的人,回家以后,母亲就和姥娘说起这件事情,让姥娘托人上门提亲。

姥娘一听差点没背过气,她苦笑着说:我活了50多岁,还没有听着过自己给自己找婆家的,传出去我和你爹的脸往哪里搁。

母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她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看上王镇山了,我这辈子非他不嫁,你别想着让我给二哥换亲,我的性格你也是知道的。

姥娘知道母亲的脾气 ,不敢硬扛,只好找姥爷商量,姥爷一听,也是一蹦三尺高,不停的念叨:家门不幸呀!怎么生了这个犟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具体细节我就不知道了,最后姥娘姥爷还是向母亲妥协了,答应托人打听一下,当姥爷知道奶奶一个寡妇女人带着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生活时,论死也不同意,一个劲地说:这种家庭嫁不得,这不等于跳火坑吗?何况我只有一个闺女。

这边母亲寻死觅活,那边姥爷就忙着托人给母亲做媒,但不管介绍哪家,母亲就是不见面,她铁定要嫁给父亲,姥爷,姥娘也拿她没辙。

母亲可不想坐以待毙,她趁着姥娘姥爷不注意,直接跑到父亲家找父亲谈判了。

那天是大年初六,正是大家走亲戚拜年的时候,母亲刻意梳洗打扮一番,其实母亲长得还是挺漂亮的,就是缺少女人味,这一收拾绝对是美人一枚。

母亲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她特意从房梁上的篮子里取下两包红糖,带上一包炒熟的花生,放在竹篮里,用羊肚手巾盖上,挎着竹篮就出发了。

两家相距十来里路,母亲迈着轻快的步伐,还没有晌午就到了。

当母亲一路打听来到父亲家的时候,父亲正准备出门走亲戚,母亲一把拉住他,并把拜年的东西夺了下来。

奶奶愣住了,她想了半天想不起来这是哪家亲戚。

母亲走到奶奶身边,拉住奶奶的手,亲热地说:大妈,我是镇山的女朋友,我们已经认识很久了,就等你点头,我们就可以订婚了。

父亲急得几次想打断母亲 ,母亲都没有让他得逞。

父亲相了几次亲,人家一眼就看中人了,可是一听说一个寡妇带5个孩子,都打了退堂鼓,因此奶奶为了父亲的婚事,经常愁的吃不下,睡不着。

奶奶把母亲上上下下打量了几遍,笑得眼睛鼻子都挤到了一起,她上前一把抓住母亲的手,连声说:镇山这孩子就是嘴紧,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漏呢?这丫头长得真俊,俗话说:

“高个子门前站,不会做活也好看”

我就喜欢这样的。

父亲急得在一旁直转圈。

奶奶赶快招呼父亲去买菜,父亲哭丧着脸说:娘,我喜欢的是村东头的小翠呀!

奶奶一下子愣住了,她茫然地看向母亲,母亲一把拉住奶奶的手说:大妈,你别听镇山瞎说,他是逗你的。

母亲说完一把挽住父亲的胳膊,把父亲拖了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母亲聪明,其实她也不知道父亲和他女朋友的事情,刚才父亲一着急就说出村东头小翠,母亲索性

“一不做二不休”

,用计谋取胜。

她不由分说挎住父亲的胳膊,把头依偎在父亲胸前,拖着父亲在村子里转了一圈。

春节期间人闲,大家都在门口扎堆晒太阳,农村人喜欢嚼舌根,母亲这一招真灵,村子里的人马上就传开了,镇山有对象了,两个人手挽手,还挺亲热呢!

母亲得逞了,把父亲气的够呛。

那天吃完饭,母亲就回家了,她虽然没拿下父亲,但是奶奶已经被她征服了,母亲有的是信心,她一定会让父亲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没隔几天,母亲又找上门了,又是花生,又是水果糖,把弟弟妹妹都征服了,跟在她屁股后面追着跑,一口一个喊“嫂子”,母亲开心的合不拢嘴。

父亲气的跳脚,她指着母亲骂到:李秀芝,你到底想干什么?

母亲笑着说:本来应该你买礼物去看我父母的,我不但没要求你,还买礼物来看你的家人,你说我想干什么?

父亲气急败坏地说:你害死我了,小翠已经和我闹几天了。

母亲捂着嘴笑了。

母亲说:我哪里不如小翠了,大妈已经说了,她父母嫌弃你家穷,负担重,看不上你家,你就死了那条心吧!如果你愿意娶我,我不要彩礼。

母亲就是厉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父亲也被她缠的没办法。

母亲接着说:村里人都知道我们俩处朋友了,你反悔了,我还怎么嫁人呀!我想好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就拿一瓶农药去你家喝了,

生是你家人,死是你家鬼

”。

父亲被母亲镇住了。

母亲做事风风火火,她回家后,连夜打锅板,做鞋子,不但给父亲做,还给他弟弟妹妹都做了,这下子奶奶更喜欢母亲了,奶奶拿命威胁父亲,这么好的儿媳妇哪里找,人家又不嫌我们家穷,老王家祖坟冒烟了。

姥娘知道后,气的哭天喊地:我这是作孽呀!人家生闺女有吃有喝,我生了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尽倒贴。

母亲笑着对姥娘说:娘,我不会看错人的,你就等着享闺女的福吧!

在母亲和奶奶前后夹击下,父亲也动摇了 ,小翠看见母亲经常去父亲家,很生气,就和父亲分手了,母亲初战告捷了,心里就像抹了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又出事了,隔壁村有一个小伙子看上母亲,托人过来提亲,那个男人是兽医,家里条件很好,就是一只脚有点残疾,姥爷没经过母亲就同意了这门婚事,并私自收了彩礼。

对方也知道母亲和父亲的事情,因为担心夜长梦多,就急着要结婚,俗话说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姥爷可是连吃带拿呀!对比两家条件,姥娘也动摇了。

两家人商定好了婚期,姥娘找木工给母亲订了木箱,又缝了两床被子,还买了灯盆,就等着男方来迎娶了。

不得不佩服母亲的果断,眼见和兽医婚期已近,母亲竟然背着两床被子,一手拎着灯盆去了父亲家。

当母亲气喘吁吁地出现在父亲家门口时,一家人都愣住了。

母亲笑着说:我今天把自己嫁了,如果再不行动,我就是别人的老婆了。

事已至此,父亲也只能认命了,小翠已经和他分手,他也别无选择了。

奶奶激动的语无伦次,她一个劲地说:孩子,委屈你了,大妈没本事,大妈对不起你。

母亲笑着说:什么大妈呀!应该改口叫娘了。

奶奶一边笑,一边抹眼泪。

事已至此,姥爷和姥娘也不能说什么了,好在兽医家也没说什么,姥爷就把收的彩礼钱退了。

奶奶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给母亲补了彩礼,并选了良辰吉日,放了挂鞭炮,就迎娶了母亲。

俗话说:

“好女人旺三代”

,自从母亲嫁进来以后,家里发生翻天地覆的变化,父亲能干,而且头脑灵活,结婚第二年就当了生产队长,母亲本来就能干,父亲当队长以后,母亲更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协助父亲带领乡亲们致富。

责任田到户以后,母亲更是有了施展的天地,她把一处废弃的空宅子利用起来,养了几百只鸡,后来慢慢扩大建起乡里第一家养鸡场,成为远近闻名的女能人。

母亲不光能干,还是贤内助,生活上把一大家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工作上帮着父亲出谋划策,80年代初,父亲就当了大队书记,80年代中期,父亲又被调到乡政府担任要职,一直做到退休。

母亲是这个大家庭的福星,二叔,三叔没读过多少书,母亲就让他们跟着她养鸡,后来给他们盖了房子娶了妻,现在也是儿孙绕膝,家庭幸福,三妯娌关系胜过亲姐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姑读到高中毕业,母亲给她介绍给男朋友,对方是军人,后来留队了,四姑跟随姑父去了大城市。

最小的姑姑考上了大学,嫁到了外地,每年过年,她都会带着姑父回来,每次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奶奶都感叹!我们家的福气都是秀芝带过来的,秀芝就是福星。

父母生了两个孩子,我和弟弟都是大学毕业,婚姻美满家庭幸福。

我们家现在已经是五世同堂了,奶奶已经97岁了,耳不聋,眼不花,母亲天天喊她老寿星,说她能活120岁。

父亲也70多岁了,一辈子被母亲惯的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在外面做事雷厉风行,在家里就像没断奶的孩子。

父亲经常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娶到你妈,如果有来生,下辈子我追她。母亲笑了,变笑边抹眼泪。

父亲也笑了,那是发自内心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