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宣布要对中企加征关税后,中方宣布启动对欧反倾销调查,反击已经启动!看到中方“第一棒”已经挥出,西班牙为何率先求饶?与此同时,德意高层立刻宣布要访华,想劝说中方不要反制,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现在的中欧关系,已经来到非常微妙的节点。在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最高达到38.1%后,中欧贸易关系来到了重要的分水岭,下一步是双方爆发贸易战,还是两边经过谈判后维持合作路线,是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既然欧盟无理对华加征关税,自然会招致中方的反击。在6月17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对欧盟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挥下了反制欧盟的“第一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对中方究竟要进行怎样的反制,外界有很多猜测。有消息称,中方将对欧洲乳制品、白兰地、配置大排放量发动机的燃油汽车加征关税。那么,中方反制的“第一棒”,为什么砸在欧洲猪肉产业上?

有分析指出,中方此举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既对欧盟实施反制,又能促进中国相关产业回暖。因为供应增加的影响,中国生猪价格持续下滑,在今年1月均价已经来到14.46元每公斤,而且颓势还在持续,使得不少养殖户和养殖企业亏损严重。为了让猪肉价格维持在合理区间,加征对欧洲猪肉及副产品关税,能让中国生猪价格回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去年进口了155万吨猪肉,总额60多亿美元,其中超过50%来自欧洲。虽然中国对欧洲出口电动汽车总额为115亿美元,远高于猪肉贸易额,但因为欧洲人的饮食文化和习惯,他们很少吃猪内脏、猪耳朵等肉类,但这却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

因此,欧洲猪肉不只有中国一个主要市场,而且没有替代者。中方的反制,就是欧洲猪肉界的噩梦!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是欧洲对中国出口猪肉最多的国家,但他们也是此次欧盟对华加征关税的主要推动者。看到中方启动对欧猪肉调查,西班牙反应极其强烈,率先“求饶”,其工业和旅游大臣表示“中欧不能陷入贸易战”。西班牙猪肉企业也发声,希望中欧关系“永世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班牙“求饶”后,德国、意大利高层也急忙展开行动。据德国媒体报道,该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将在6月21日访问中国。作为德国政府的对华“强硬派”,也是所谓“对中国去风险化”的主要推动者,哈贝克在今年4月没有跟随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

不过在欧盟宣布对华加征关税后,哈贝克公开表示反对,指出德国作为工业出口国,需要开放和公平的市场,并认为关税是“最糟糕的工具”。同时,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G7集团峰会结束后,马上宣布她将在几周内访华。从这个情况看,德意高层这次访华,有可能是与中方进行谈判,寻求达成一份关税问题的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方挥出“第一棒”之际,德意高层宣布访华,看似是与欧盟“唱双簧”,实则有更深层的原因。以德国的情况看,他们作为欧盟最大经济体和最大制造业国家,迫切需要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电动汽车等产品的出口额。

意大利作为欧洲的老牌工业国家,近些年经济持续低迷,进而引发政坛动荡,10年内已经换了6任总理,他们急需通过提升外贸来带动经济发展,因此很想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然而,欧盟对华加征关税,等于压缩了德意的市场空间,让他们失去丰厚的经济利益。因此,德意高层需要来中国,劝说中方不要反制,并让欧盟实施符合世贸规则的处置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除了已经被“点名”的欧洲猪肉产业,现在欧盟多个行业都非常紧张,因为他们预感到中方的反制力度会很大。路透社指出,除了猪肉,欧洲的乳制品、白兰地、大排量汽车、等多个行业,都非常依赖中国市场。德国联邦数字化和交通部长维辛指出,如果中欧爆发“贸易战”,对欧洲就是一场“灾难”。

可以看到,事态发展到这一步,欧盟才意识到,自己在这场博弈中处于绝对劣势,因为中方的反制手段有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德意高层准备访华,可能是来试探中方的贸易反制力度和态度,寻求影响中方的做法,来给自己谋求更有利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欧盟现在挑起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可以说非常不理智。然而,类似的不理智做法,欧盟已经干了一次。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就在美国的影响下,积极参与对俄罗斯的制裁,主动切断对俄贸易关系。

结果,失去了俄罗斯的低价能源,欧盟很快面临通胀加剧、民生成本增加等问题,引以为豪的制造业也大量流失。现在,欧盟在冲突、能源、移民等诸多问题加持下,又主动发起对华贸易战,这只会造成他们进一步的衰弱。甚至可以说,欧盟的做法根本不是为自身利益考虑,而是为美国政策服务。这样的欧盟,只会让自己坠入无尽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