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晚报2024年06月18日版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邻居节发起人孙睿涵(左一)和组织者王宏志(右一)登台。崔冬妮 摄

20年前,一名10岁青岛女孩的童言建议成就了邻居节;20年后,邻居节从市北区出发成为一千万市民的节日,化身为一座城市耀眼的文化名片……6月17日下午,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中共青岛市北区委主办的“崇德尚礼·里仁为美”青岛邻居节2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兴里举行,让邻居节重回里院,再续难忘的邻里情。本次邻居节20周年系列活动将持续15天,打造一场具有浓厚烟火味、人情味、文化味的邻里盛宴。

“咱们来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吧,我来当鸡妈妈……”“电费不着急交,先去家里把饭吃了。”“我们要出趟远门,钥匙就放你家里吧。”这些是经常发生在市北区的邻里情,如今统统被搬上舞台。在过去“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岁月里,“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老话实则是对邻里情的高度凝练。邻居家年龄相仿的孩子是感情深厚的发小,大家一起吃百家饭长大,有困难邻居们彼此照应,日子过得飞快又充实。在仪式上的“青岛邻居节·邻里故事会”环节,故事围绕20年前发生在广兴里的邻里情展开,上演了一出原创实景话剧。当天,原大鲍岛社区的老邻居,回到广兴里共同回忆旧生活,共叙邻里情。服务社区的社会力量,海尔好邻驿站、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代表讲述了通过安装维修、独居老人用电实时监测等方式帮扶居民、推动邻里关系和谐发展的鲜活经历。即墨奇瑞工厂、康复大学作为城市发展的新鲜血液,现场讲述从天南海北来到青岛、建设青岛、成为城市新邻居的奋斗故事。

仪式现场,“青岛邻居节·缘起二十年”环节,邻居节发起人、海伦路街道工作人员孙睿涵,首届邻居节组织者、海伦路社区原党支部书记王宏志,讲述20年前邻居节的起源故事。参加首届邻居节的时任四方区委书记吴淑玲、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陈乐乐、文明家庭代表袁成本与孙睿涵、王宏志一起切蛋糕,和现场观众共同庆祝青岛邻居节生日快乐。

从10岁开始,作为邻居节倡议者的孙睿涵便与邻居节结缘。走下舞台,30岁的孙睿涵开玩笑说:“当年我是个小姑娘,如今也成为了妈妈。”孙睿涵是个典型的“青岛嫚”,身高一米七多,性格活泼开朗。除了2014年因上学的原因没有参加邻居节,其他19年邻居节她场场不落。2015年起,她成为市北区海伦路街道的一名社会工作者,先后在海伦路社区、安达路社区工作。常年从事社会工作,这让孙睿涵的谈吐更加自信,面对镜头讲述了她与邻居节的过去与现在。“10岁那年,我在四方实验小学读书,围绕‘童眼看社会 关注身边事’写了篇作文,提出了办邻居节的建议,当时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让更多的邻居像过年拜年一样,彼此认识,后来学校便把这个建议提交上去了,成为了第一届的邻居节。”79岁的王宏志是首届邻居节组织者,20年前任海伦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说起邻居节的发起与传承,他认为十分有必要。“孙睿涵的建议在我们看来很有必要,哪怕现在新小区多了,邻居节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是在加强邻里之间的互动,现在我们的社区活动也是创造机会,让更多邻居能够走出家门、彼此认识,共同营造美好向上的社会风气。”王宏志说。

“青岛邻居节·2024再出发”环节,青岛邻居节2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现场发布5大类60项精选特色邻居节活动,社区驿站、社楼共建、智慧助老、应急陪护等20个精选特色服务项目,邀请全市市民共同参加邻里活动,共建幸福和谐社区。各区市在现场进行了文化社区大PK,历史文化名人社区、啤酒文化社区、时代新风社区、孝老爱亲社区……10大特色文化社区同台推介,展示青岛与邻同行20载的社区优秀品牌成果。在启动仪式现场周边,易州路广场设置了邻居节20周年主题图片展、社区服务大集、非遗文化体验等项目。在博山路广场,除了即墨路街道居民自编自导自演的秧歌《开门红》、太极扇舞蹈《化蝶》等丰富的文化演出活动,街道社区组织的八段锦带练、老物件物语、青岛话赏析、怀旧老游戏等趣味横生的邻里活动,吸引周边市民和游客参与,唤起了一段又一段岁月记忆,渲染了休闲和睦的浓厚氛围。

据悉,青岛邻居节20周年系列活动将在接下来的15天中,在市北区组织百家宴、民生服务大集、社区议事、文化演出等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邻里活动,聚力打造一场具有浓厚烟火味、人情味、文化味的邻里盛宴。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于波 见习记者 鲁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