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市白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在办事大厅设置了“搞得掂”办事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市白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的企业办事专窗。

南都报料热线 扫码报料

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南方都市报联合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推出《民呼我应·共建美好广州》栏目,精准聚焦百姓关切和民生实事,扎扎实实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本期报道关注,广州市白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行政审批机制,将信用承诺嵌入政务服务流程,涵盖工程报建、不动产登记等领域,进一步提高了审批服务效率。

民 呼

工程报建程序复杂、不动产继承举证困难

今年3月,家住广州市白云区西槎路的冯先生,在办理非公证不动产继承登记时遇到难题,因为年代久远而无法提供被继承人——冯先生父母的死亡证明,他一度担心无法完成登记。

冯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在不动产登记等业务办理过程中,部分市民主要反映收集申请材料耗时长、遗失缺漏,历史久远举证困难等情况。例如,在办理非公证继承登记时,部分证明因历史久远、历史档案缺失等难以提供。

除了不动产继承登记领域外,工程报建领域也有企业遇到困难。有不少企业反映,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需提前开展建筑单体方案技术审查,在审查阶段可能会因设计方案反复调整修改等原因,耗费企业较多的时间和成本。

因此,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成为了不少市民和企业代表的共同呼声。

我 应

“机审+承诺制”压缩审批时限 “告知承诺制”破解“证明难”

对于市民与企业代表的呼声,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以下简称“白云区分局”)以信用承诺创新应用为抓手,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行政审批机制,将信用承诺嵌入政务服务流程,涵盖工程报建、不动产登记等领域,进一步提高了审批服务效率。

在工程报建领域,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惠企利民四批改革举措(第一批)第九条提出:“扩大建筑工程报建‘机审+承诺制’范围”,在中小型项目、产业区块范围内工业项目可以实行“机审+承诺制”的基础上,将范围扩大至所有已审定设计方案的建设项目。

据白云区分局建筑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机审+承诺制”可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推动建设项目尽快开工实施。原先此类项目需先编制单体建筑设计方案电子报批文件,并经过第三方技术审查,才能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如今,建设单位可利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二维智能化检查工具进行自检,随后先书面承诺送审图纸、电子报批文件等资料符合规划强制性指标、建筑退距、建筑间距等要求,并在6个月内补充提供技术审查报告,审批部门即可先行办理、核发审批结果,助推企业尽快开工。”该负责人说。

而在不动产继承领域,白云区分局在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告知承诺改革工作的过程中,简化了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手续,以“信用办”破解“证明难”。

据白云区分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工作中他们经常遇到被继承人去世后,亲属在未提交继承公证书的情况下申请继承登记的,可能会遇到无法提供部分相关信息证明的问题。

对此,因被继承人父母死亡年代户籍制度未健全,相关人事档案、户籍摘抄等材料均不存在被继承人父母记录,或因历史久远、丧葬风俗等客观原因,申请人穷尽取证途径仍无法获取被继承人父母的死亡证明,通常适用“告知承诺制”。

该负责人举例称,若存在1958年户籍制度未开始实施之前,被继承人父母已经去世,1982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前,家庭仅生育一个孩子无法提供相关证明等,申请人已经向公安部门、医疗卫生机构、民政(殡葬)部门、被继承人或继承人所在单位或人事部门或人事档案存档地、户籍或居住地所在村(居)委会等申请取证,穷尽取证途径仍无法获取亲属关系证明、被继承人父母死亡证明的,适用于通过信用承诺的方式申办继承登记。

实 效

企业工程“机审”只需2-4天 信用承诺助力市民顺利继承

今年3月,广州白云高新区信创园快速完成了超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报建,成为白云区首宗“机审+承诺制”扩大建筑工程报建范围的项目审批。

据了解,在工程报建领域,以往编制单体建筑设计方案电子报批文件+第三方技术审查一般需要10-30天,在已编制好单体建筑设计方案电子报批文件后进行“机审”只需2-4天,可以帮助企业节省将近一个月时间。

而在白云区市民冯先生的不动产继承登记的问题上,由于冯先生父母过世时已年满80周岁,于是白云区分局指导冯先生填写了《不动产继承登记(非公证)告知承诺书》,承诺“被继承人父母先于其去世”一事为真实,即可无需其父母的死亡证明,便顺利办理了非公证继承不动产登记。

经 验

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 构建信用监管闭环

信用承诺既要“放得开”,又要“管得好”。南都记者了解到,对于信用承诺背后的风险问题,白云区分局通过事前核查信用状况、事中规范工作流程、事后跟踪监督有效控制风险,着力构建“承诺-践诺”信用监管闭环。

其中,在事前白云区分局通过核查申请人公共信用数据,对存在行政处罚、严重不良信用记录或者存在曾作出虚假承诺、提供虚假材料等情形的,在完成信用修复前,不适用告知承诺制受理和办理,对失信人员形成有效约束。

在事中,白云区分局则对全部申请人进行询问,明确承诺内容、虚假承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失信惩戒机制等,对申请事项、《告知承诺书》等内容进行合理审慎审查。

而在事后,白云区分局的监管将更加严格。在不动产登记领域,该局将会定期抽查核实履约情况,公开失信行为。登记机构将在核准登记后每季度对申请人承诺内容的真实性进行核实。申请人骗取登记行为一经确认,相关信息将会被立即录入信用信息,并推送至信用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失信行为。

若申请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承诺办理继承登记的,将不得再次适用容缺受理或告知承诺制。发生登记错误且符合更正登记条件的,登记机构依法予以更正。申请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申请人还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在工程建设领域,白云区分局则通过核查跟踪、系统提醒等方式进行一系列监督约束。若发现申请人存在承诺不实或承诺未履行的情况,将形成不良信用记录推送至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限制该申请人再次通过告知承诺制的方式办理相关业务,且采取依法终止办理、责令限期整改、约谈警示、依法撤销行政许可等措施,强化承诺主体的守信意识。

您的急难愁盼 我们联手来办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南方都市报面向广大市民群众启动“民呼我应·共建美好广州”线索征集活动,若您身边有急难愁盼问题或是基层治理堵点,请向南都反映,我们将及时响应,共同推进问题解决。

统筹:李欣 冯芸清

执行统筹:廖艳萍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陈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