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影响你一生的,不是高考,不是填志愿,是周期》
有个满级读者让我评论两家民企上市公司喜结儿女亲家。

有人说,这是现实中的韩剧,有人说,充满了民国既视感。

这个事情我是这么看的,你要把话题拉大,更广泛的看待一切彼此双方有差距的婚姻。

这件事,有历史的思考,也有当下的考量。

我们先看第一个话题,历史的思考。

过去的几十年,应该说是整个历史上婚姻最不讲究匹配的阶段。

你往前看,往几千年前一直到一百年前去看,人类的婚姻历史上没有发生过。

这个原因不是说古人讲究门当户对,而是说,本来也就没有机会彼此认识。

经过最近几十年的经历,人们又开始回归,再一次意识到,婚姻本质上,还是一种合作关系。

你翻遍婚姻法,没有一处提到爱情。这不是说爱情不重要,而是说,爱情这东西保鲜期太短,长期看,你指望不上它。

我们来看一段婚姻。

就是《蜗居》里面宋思明和他的原配。

电视剧里没有展开,我可以给你复述一下。

宋思明年轻的时候,是个有才华的小伙,遇到了能够提拔他的人,就娶了人家女儿。

那么等人到中年之后,他的老丈人退了,也去世了,于是他就忘恩负义,移情别恋,爱上年轻貌美的海藻。

这是什么?这是文学家的笔法。

很简单,把这件事描述成个案,宋思明是渣男。

当你这么去描述的时候,其实意味着你觉得,只要宋思明不是渣男,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我们换个角色,姓都不用改,名字改改。

宋思明改成《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辉。

宋运辉也是一个有才干的小伙,娶了领导的女儿,后来随着自己升迁,也离婚了。

你觉得宋运辉也是渣男么?

很多人可能不这么觉得,为什么?

因为你看过电视剧,你会跟随编剧的思路一起帮宋运辉找到很多理由,比如,这个女的跟不上他的进步了,两个人三观不配,感情不和,等等。

其实我告诉你,答案始终只有一个。

这段婚姻,是拼凑型的平衡。

宋思明的太太如果没有那样一个爸,和宋思明之间是说不到一块去,也过不到一块去的。

宋运辉也一样。

实际上宋思明也好,宋运辉也罢,娶的都是父女这对组合,而不是只娶了女儿。

那么当婚姻当中一个重要构件退休 ,或者去世的时候,平衡自然被打破了。

如果你是大院里长大的,祁同伟那种婚姻出问题,简直太常见了。

我们过去几十年里,有很多人都重点培养过女婿,但最后,随着自己老去,或者去世,婚姻发生问题是大概率事件。

这不是女婿都渣男,而是站在合作平衡的角度,你本身就不是把女儿嫁给了对方,而是你+你的女儿,一起嫁给了对方。

那你当然不能走,你当然不能退。

有人会觉得,这是不是男性花心的本质引起的?

绝对不是。

我给你把性别反过来,一样一样的。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

一个女博士,嫁给了拆迁户,你说这个拆迁户有什么不好?

没有不好。

除了不上进,人家啥都好,既不赌钱,也不喝酒,每天接娃,挺好一男的。

女博士混不上去,一辈子看实验室权且罢了,女博士一旦混成女教授,就会有很多很多问题。

因为她每次回家看到自己不上进的老公,就会不由自主的和外面她接触的那些男院长,男企业家比较。

一件事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我们可以称之为势利。

我们可以说这个女博士势利就如同我们说宋思明,宋运辉,祁同伟负心渣男。

但如果大面积地发生呢?如果大部分人都是坏的,那我们讨论坏,还有什么意义?

就像刘慈欣开的那个玩笑。

当撒谎只发生在个别人身上,我们称之为不道德;当撒谎大面积长时间发生的时候,我们戏称为人类的天赋。

跳出现象,认识规律。婚姻中的规律是什么?

不平衡的东西,本就不可能持续呀。

即便当年没有那些事儿,即便当年有过爱情,祁同伟回到家里,和老婆梁璐,就是没话说,他和高小琴就是有说不完的话。

梁璐没有经历过祁同伟经历的委屈,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连村里的野狗都要安排去做警犬。

梁璐也没有经历过祁同伟的奋斗,真的没法欣赏他所谓的成就。

但这一切,高小琴有经历,能理解。

你说,这事儿咋解决?

忘记我们是一个人,站在一个数学家的角度,你把这些人都当变量,什么女博士,什么拆迁户,什么宋运辉,什么祁同伟。

你自己计算一下平衡性就会得出,祁同伟和高小琴,真的很平衡,而一旦梁璐的父亲去世,真的和梁璐就不平衡了。

梁璐的父亲在的时候,祁同伟可以和梁璐聊她爹,梁璐的父亲不在了,祁同伟和梁璐聊什么呢?

没话说的。

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一件事,房是死的,人是活的。

你爸爸是富翁,他在世的时候你们家住进价值几个小目标的市中心别墅,他去世后,你月入3000,依然住在里面,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只要你能付物业水电就行,因为房是死的。

但人是活的。你不用跟房处,你得跟人处。

你一个初中肄业的拆迁户可以娶女博士,但是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做好在文化领域里,难以交流的心理准备。

不要跟我提什么苏格拉底的老婆是河东狮吼,巴菲特和老婆没话说,照样过一辈子。

这种案例没意义。

人类当中总有少数人例外。他可能终身未婚,比如老子,比如牛顿,也可能结婚了,比如孔子。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雌雄同体。他们既是男的,也是女的,他们不需要什么灵魂伴侣,他们的灵魂,本身就是圆满的。

但祁同伟,女博士不是啊。

祁同伟,女博士所处的状态就像项羽说的,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是真的需要一个伴侣,哪怕是精神上。

圆满的人,万里挑一,其余,都是需要的。

因此,对万分之9999的人来说,这个问题真的是个问题。

何况我提到的这些发展不同步,距离拉开了的问题,只是一点点。

现实中有很多更复杂的问题,比如思维方式。

早几十年前,流行嫁高干子弟,后来几十年,流行嫁商人子弟。

再后来发现什么?发现处不到一块去。

这个处不到一起,不是性格问题,而是思维方式。

一个政治家庭的孩子,很多东西对他而言是常识,但是对外人,就不是。

一个商人家庭的孩子,他的很多观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工薪家庭,和以挣工资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家庭,就是不一样的。

婚姻是一种合作,合作意味着你会也得上,不会也得上。

美智子出生在商人家庭,她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非政治家庭出身的皇后。

她和明仁没有感情么?有,而且很深,还是自由恋爱。

但几十年后,她拒绝与已故的明仁合葬,因为她的人生很痛苦。

痛苦是因为她从小到大,根本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她没有想过自己要在皇后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

这种岗位是有要求的。

就像一个人,也不是学计算机的,也对编程没兴趣,就是被逼着当了一辈子码农,天天加班,还得学新的技术,痛苦不痛苦?

当然痛苦。

打工的,不适应了,大不了换公司,当老板的,难道把自己换了么?

人家家族企业做了三代人了,你进去当儿媳妇的,你说换就换?

你知道有多少创业期就跟着的老臣要摆平,你知道有多少山头?

过去几十年各种因为门不当户不对带来的婚姻矛盾的积累太多了,人们已经不再单纯的相信爱情了。

何况当下面临着未来几十年,每隔5年,都有几十万亿规模的财富要交接。

于是在门当户对这件事上,人们是空前的一致。

这个门当户对并不只是讲财富等级,更多的时候,是认知的一致性,是处境的一致性,是合作的匹配性。

你会发现卖鞋的商家和卖衣服的商家结成儿女亲家了;投资期货的,或者搞电商的,和网红凑一对了;体制内的和高校的在一起了。

为什么?因为有搞头。

用星爷的话说,少林功夫+卡拉OK,有搞头。

你们彼此是产业上下游,你们彼此是货源和流量,你们彼此是不同的资源配比。

所以,你们之间有话说。

你们之间可以彼此帮助,你们之间或有彼此欣赏,你们之间可以携手前进。

所以,如果你想要在如今这样一个阶段,打破阶层的壁垒,去嫁一个,或者娶一个实力远在自己之上的配偶。

你首先要做的是了解。

买双鞋还得看看几码,何况人呢。

你得了解别人的思维模式,你都不知道人家咋想事咋做事,你不可能融入比自己更强的阶层的。
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影响你一生的,不是高考,不是填志愿,是周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