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会让你停,一会让你建。

还记得今年年初,国务院下发通知,严格控制12个重点省份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其中包含辽宁,当时沈阳网友们就展开了激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在前不久中央财政官网公示了一批即将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15个城市,沈阳又位列其中。

时隔半年,官方对于基建的态度怎么就180度大反转了呢?沈阳接下来又要迎接一波“富贵”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省省,该花花”,其实并不矛盾

仔细一看,你就会发现,虽说这两次的政策都是针对基建,但侧重点还是有区别的,年初给出的政策是介于地方政府存在较高的债务风险,官方“叫停”了基建,主要针对的是新建项目和综合考虑下使用率不高的基建工程,为的是降低各省份的债务杠杆。

而这次受到政策支持的城市更新,它更注重于对现有项目的升级改造,简单来说就是要先着重解决城市中使用率过高的,“可要紧的先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说像老旧小区的改造、各种地下工程的翻新(煤气管道、排水管道、电力管道)、市政道路的修整、口袋公园的建设、公共空间的创新升级等等。

也就是说“有钱得花在刀刃上”,过去就是一直在疯狂的走基建道路,各种建桥修路,现在基建的道路虽说不能停,但是要走的更稳健一点,改成全面大翻新。

只要是老化的,只要是影响城市界面的,该换就换,该修就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出钱,要的就是拉动经济

那么最关键的点来了,有财政支持!也就是说这波城市更新有“中央掏钱”,地方有债务危机不要紧,这波就是让你稳赚不赔。

之所以说它稳,也在于城市更新项目相较于大型的工程,有着周期短、项目多、快速兑现居民需求、提升城市运营效率等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能更好的帮助社会上的财富充分流动起来,焕新城市界面、造福市民的同时,为城市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这也是城市更新的根本意义。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词值得大家关注,那就是首批。

那么首批又意味着什么呢?

先明确一下首批拟支持的这15个城市,分别为:石家庄、太原、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青岛、武汉、东莞、重庆、成都以及西安。

很明显首批涉及到城市都是实力较强的地区,不是省会就是直辖市,要不就是人口多的大城。

能级高,有钱有实力,更有人口无疑是这些城市成功入选首批城市更新的原因,从中也让大家看到了为什么要去大城市的原因,好的机会和资源似乎只会先流入一线与头部。

各种利好的不断加持下,也促使城市分化加剧,但有首批就意味着有下一批,有下一批就会有普及,城市更新终究是全面性的一个改造工程,只不过是时间先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