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住了,剧务,赶快,救护车,你呀你,我说你身体不行嘛,你非说行,你呀你呀,还得我送你进医院,来吧。”

这是1985年春晚上,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拍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这个小品讲的是在寒冷的北京,陈小二为了圆梦,再次应聘朱时茂扮演导演的电影。由于是冬天拍夏天的戏,陈小二被要求穿着背心和单衣演出,还被导演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冷水,以体现出汗流浃背的形象。

虽然陈佩斯和朱时茂在台上是无实物表演,陈佩斯也没有被朱时茂浇下冷水,但春晚结束后,陈佩斯还是被送到了医院进行急救,因为他是真的被冻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这一届的春晚是首次在露天场地举办,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

1985年除夕之夜,北京工人体育场人头攒动,在两个篮球场大的舞台上,灯火闪烁,云雾缭绕,一切都预示着精彩的演出即将拉开大幕。然而,随着演出的不断进行,各种事故开始频发,甚至到了失控的程度。

由于准备工作不到位,背景音乐和表演完全没有衔接,杂技演员从上台到演出结束,没有任何音乐的配合;由于场地太大,各个演出部门难以联系,观众席距离舞台太远,根本看不到舞台上演员的表演,为了让观众能够听到声音,演员们不得不对着话筒大声喊话,完全失去了表演的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观看的效果已经如此之差,从电视机中看到的场景更甚,画面空旷,色彩暗淡,丝毫没有过年的气氛。再加上体育馆没有暖气,观众裹着大衣都难以忍受寒冷,更别说鼓掌来烘托气氛。

春晚结束的第二天,中央电视台就收到了200多封批评信,之后又陆陆续续收到来自全国的2000多封观众来信,除了个别节目受到表扬,绝大多数都是尖锐地批评。

面对全国观众如此激烈的反应,文化部党组一连召开了10多次会议,中央电视台的领导在新闻联播中亲自向全国人民道歉。这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次为春晚公开向全国人民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中央有关部门派出四个检查组,进入中央电视台检查晚会质量问题。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调查,没有查出任何经济问题和不正之风问题,但这一次春晚的失败,却让作为总导演的黄一鹤备受打击。

整个春节期间,黄一鹤不敢上班,不敢出门,整天将自己反锁在家里,经受着内心煎熬的考验。

黄一鹤出生于辽宁沈阳,1949年参军之后,成了一名文艺兵。次年朝鲜战争爆发,黄一鹤随部队抗美援朝,参加了五次战役,立功一次。除了在前线打仗,黄一鹤还要做好自己文艺兵的本职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在那一段时间,频繁的演出让黄一鹤积累了不少关于音乐、艺术的认知。

1959年,黄一鹤转业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导演,当时电视还属于新兴媒体,带着十年文艺工作经验,黄一鹤开始在电视导演的工组中艰难摸索,并推出了新中国最早的大型电视加工文艺节目,被列入“中国艺术之最”。

1978年的除夕夜,经历了十年政治风暴,中央电视台恢复播出“迎新春文艺晚会”。次年,中央电视台单独组织了“茶座”形式的“迎新春文艺晚会”,为之后每一年的春节晚会打下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末,中央电视台将迎春晚会的任务交给了黄一鹤。那个时候没有宣传,也没有预告,当全国的观众在除夕夜不经意打开电视机,发现中央电视台准备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新年联欢晚会时,那一刻的惊喜让那个年代的人都毕生难忘。

1983年的春晚是第一届春晚,是中国电视节目的里程碑,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春晚成了每年除夕夜不可缺少的视听盛宴。

这一届春晚首次将“迎新春文艺晚会”改名为“春节联欢晚会”,内容和形式也跳出了之前的形式,整个内容架构更加丰富。为了满足观众点播的要求,那一届春晚还播出了三段录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1983年的春晚只是一次偶然的尝试,那么1984年的春晚则开始逐渐走向成熟。有了头一年的基础,这一届春晚就显得更加从容,形式上依旧保持茶话会的形式,但规模上却有了很大的突破,内容编排也更加丰富。

有了前两次的成功,让黄一鹤开始思考如何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在看过奥运会壮观的开幕式,又看了国庆大阅兵,黄一鹤的心弦彻底被拨动,他决定让春晚走出电视台,向全世界展示改革开放后的繁荣。

带着这样的想法,黄一鹤将春晚搬到了北京工人体育馆,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场馆的设计和布置中。有一次,黄一鹤带着姜昆去熟悉场地,曾经无不得意地指着现场说: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突出一个气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目准备得怎么样了?”姜昆看着忙碌的现场,无不担忧地问道。黄一鹤飘飘然地说,节目有其他人负责。姜昆顿时大吃一惊,作为导演不抓节目,这一向不是黄一鹤的做法。

在过去的两届春晚中,黄一鹤凭借多年的经验,对节目内容反复锤炼,甚至直到演出前还在不停修改,而1985年,黄一鹤却放松了这一点,将重心放在了场地的布置上,甚至大部分节目在正式播出前,连一次审查都没有。

一心想要再造一个空前的黄一鹤,完全忽略了春晚的实力和背景,是远远不能和奥运会、国庆大阅兵来相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春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黄一鹤就已经发现了问题,但已经为时已晚,只能够硬着头皮进行下去。晚会进行期间,就有不少观众打来电话,对晚会提出了批评,黄一鹤瘫坐在地板上,说不出一句话。

这一届的春晚,黄一鹤花费的心血甚至比前两届还要多,但由于步子迈的太大,结果摔了跤。在黄一鹤最困难的时候,他还收到了许多鼓励的来信,成为他日后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

在电视艺术研讨会上,陈佩斯给黄一鹤书写了一个条幅,上面赫然三个字: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眼又一年的除夕就要到了,春晚还搞不搞?怎么搞?谁来搞?成为当时最大的问题。经过一年的反思,黄一鹤多次向领导打报告,请求继续执导1986年的春晚。台里多次开会讨论之后,毅然将春晚导演的任务还是交给了黄一鹤。

有了前一次的教训,黄一鹤将舞台又搬回了演播厅,继续在节目上深耕,大胆起用了一些年轻演员,最终呈现出一台高水平的春晚。晚会一开始,紧凑欢快的大联唱,明星、名歌荟萃,立刻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无需过渡就将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

这一届春晚,不但受到了全国观众的欢迎,还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李先念曾说,自己怕春晚四个小时坚持不下来,但到后来越看越想看,就坚持看完了。胡乔木也说,自己见到的中央同志,没有哪一位不对这一年的春晚感到满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春晚成功落下帷幕后,黄一鹤在文章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1985年的春天,在我的生活里发生了比戏更美好的现实,有多少双友善之手在帮我医治这心灵上的创伤……”

参考文献:

[1]李庆山,李敬编著. 中央电视台24届春节联欢晚会台前幕后.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7.01.

[2]田园,宫承波著. 风雨春晚情 电视导演黄一鹤的心路历程.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2015.01.

[3]宫承波,张君昌,王甫主编. 春晚三十年. 济南:泰山出版社,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