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神器”AED再立一功!记者今天从长沙市红十字会获悉,一名男子突发心跳骤停,长沙市体育训练竞赛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曾邵敏凭借刚学会的急救技能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展开5分钟紧急救援,成功救回患者一命。“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在长沙市红十字系统的不懈努力下,公众识险避险、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到2025年,长沙将达到每10万人口至少配置40台AED的国内先进水平,每个AED布放点培训20至30名CPR(心肺复苏)+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持证人员。

刚学会急救,她就用AED救了一个人

近日,长沙市体育训练竞赛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曾邵敏正在办公室值班。突然,篮球馆厕所方向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晕倒了!”

来不及思考,曾邵敏本能地冲了出去,看到一位男士倒在厕所门口的台阶上。

“先生!先生!”曾邵敏回忆,当时她大声呼叫,对方没有反应,胸腹没有起伏,手腕脉搏和心跳全无。曾邵敏判断,可能是心跳骤停,需要马上进行救助!于是,她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同时积极开展救援。

就在事发20多天前,曾邵敏参加了该中心邀请长沙市红十字会专家组织的“CPR+AED”应急救护知识专场培训。在培训时所学的技能,为她本次救助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而抓住了宝贵的5分钟救治时间。

由于长沙市红十字会在该中心篮场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值班室内都配置了AED设备(自动体外除颤器),曾邵敏迅速取出AED设备,电击、心肺复苏轮番上阵,她的额头上冒出了细碎的汗珠,手上的动作却仍然有条不紊。

“01、02、03、04……30,人工呼吸第一次,人工呼吸第二次;01、02、03、04……30,人工呼吸第一次,人工呼吸第二次……”曾邵敏按照“CPR+AED”应急救护知识专场培训所学的技能规范操作,邓先生情况开始出现好转;第二次电击时,邓先生开始大口吸气。“救回来了!”曾邵敏悬着的心踏实下来,“感谢长沙市红十字会组织我们进行了CPR+AED应急救护知识专场培训,让我们面对突发情况不至于束手无策。”

不到10分钟,120救护车到达长沙市体育训练竞赛管理中心,邓先生被送往医院救治。目前,邓先生恢复良好,已经出院。“真心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堪称教科书般的抢救操作,我父亲可能就没命了。”事后,邓先生的家属感激地对曾邵敏说。

在长沙,AED多次发挥“救命神器”作用

在我国,每年因心跳骤停猝死病例约54.4万例,其中相当比例发生在公共场所。对于心跳骤停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心跳骤停四分钟后,脑细胞和心肌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前,把握急救“黄金四分钟”十分关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作为一种便携式、易操作的心肺复苏急救设备,被称为“救命神器”。

记者从长沙市红十字会了解到,近年来在长沙,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拯救生命的案例屡见不鲜。

2020年10月24日,在湖南大学每两年一度的教职工运动会上,一名46岁男教师突然出现心跳骤停,昏倒在地。该校校医马上用长沙市红十字会配置在湖南大学内的AED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最终患者恢复心跳,为送医急救赢得宝贵时间。

2021年7月13日9时45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新校区内,室外温度高达36℃,一名邮政工作人员下车后突然头朝下倒地,面部血流不止。发现异常情况的师生们马上赶到现场,此时病人脸色发紫,瞳孔开始放大,心跳和呼吸停止。紧急关头,有人立马给病人做心肺复苏,有人拿来长沙市红十字会配置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内的AED,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经过两轮心肺复苏和一次电击除颤,患者心跳和脉搏渐渐恢复。

2023年10月15日,一名男子在长沙地铁朝阳村站等车时突然晕倒,站点工作人员和两名有医护背景的乘客迅速上前查看,发现其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取用长沙市红十字会配置在站台上的AED施救,成功挽救其生命。

同年9月27日晚高峰,长沙地铁5号线一趟列车刚到达芙蓉区政府站,一名71岁的乘客突然晕倒,失去意识,呼吸、心跳骤停,训练有素的地铁工作人员迅速取来长沙市红十字会配置在站台上的AED,根据其语音提示进行操作,直到120急救人员赶到,成功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AED配置到哪里,CPR+AED培训就覆盖到哪里

这些“生死救援”故事的背后,是急救知识和AED急救设备的双重保障。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到2025年,长沙将达到每10万人口至少配置40台AED的国内先进水平。同时,每个AED布放点培训20至30名CPR(心肺复苏)+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持证人员,做到AED配置到哪里,CPR+AED培训就覆盖到哪里。

如果说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解决“不便救”的问题,急救培训则是解决“不会救”的问题。随着市内公共场所AED的广泛铺开,长沙市红十字会主动担当群众性救护培训主力军,组织发动培训力量,大力推进团体培训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性化教学。比如联合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在暑假开展“生命教育‘救’在身边”防溺水培训;针对应急救援人员、外卖人员、公安民警等重点人员,开展CPR+AED持证培训;将急救培训融入中小学教学、教育,推动校医、体育教师等教职员工全员取证;在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长沙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保险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示范办班,推动大中专院校的急救培训。

近年来,全市红十字系统累计完成救护员、CPR(心肺复苏)+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持证培训70000余人,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培训近百万人次。“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在长沙市红十字系统的不懈努力下,公众识险避险、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为长沙这座千万人口大城市的民生幸福与城市发展提供健康保障,也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贡献红十字力量。(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董浩 谢丽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