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王立宪没有发生那场意外,那么,他很有可能会成为继古月之后扮演毛主席最像的最佳特型演员,这可是圈里人的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立宪在38度大太阳下穿棉袄拍摄

提起王立宪,大连人最为熟悉不过,他可是家喻户晓的“小钢炮”,认为王立宪的都知道,他有一个好口才,倘若你是央视《曲苑杂坛》的忠实观众,那么打开电视一准能看到他,他讲的故事堪称一绝,后来更是获称“小钢炮”。

当传出王立宪要饰演毛主席的消息后,大连的老百姓都高兴坏了,对王立宪他们抱有百分之百的信任,他可是演什么像什么,大家都等着他饰演的毛主席。

说起来,王立宪在很早之前就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够在影视作品当中扮演毛主席,因为他自己占了外貌优势,很久之前就曾有人夸过他长得像毛主席,听到这些言论之后,王立宪自己也没有闲着,找来了一些和毛主席相关的影视资料进行模仿,还利用自己的人脉找来了八一电影厂里面专门给特型演员化妆的化妆师,化妆师一双手出神入化,没过多久就唰唰唰的在他脸上操作一番,当王立宪睁开眼后,第一时间看向镜子里的自己,别说,大家的夸赞还真的事出有因,他和毛主席确有几分相似之处,经过化妆师的调整,三分也变成了五分,工作人员看着王立宪的形象,异口同声地说:“像。”经过这件事后,王立宪心中想要扮演毛主席的心更加的浓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不难想象,当王立宪得知自己能在《毛泽东身边的故事》里面饰演毛主席会多么的激动。

这部电视剧的拍摄场地主要场地是在河北正定县和西柏坡这些地方奔波,这可苦了王立宪,原因无他,这里每年五月的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最热的时候能达到38摄氏度,到了晚上,最冷竟然会达到5摄氏度,这一冷一热下来,百姓们也没有办法,这还不是最糟糕的,这部电视剧的季节设定是隆冬季节,这就意味着王立宪身上最多的戏服就是冬天的大棉袄和棉裤这些,脚上的大棉鞋自然也少不了,随着一个强灯打下来,拍摄正式开始了。

从王立宪站在那里开始,两个小时一分一秒的在他的祈祷之下过去了,等到拍完之后,戏服也变得湿淋淋的,王立宪就如同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他顾不得吹风扇,很快就被化妆师拉去补妆,继续投入到下一场拍摄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扮演毛主席,那么发型肯定也必不可少,为了更加贴合毛主席,王立宪不得不将头顶中央的头发给剃掉,经过大太阳一晒,他只觉得自己头皮都被晒脱了一层,他体内的新陈代谢还没有开始,就又被晒得脱了一层皮。

虽然这部电视连续剧没有动辄五六十甚至上百集,满打满算才6集,可是,王立宪在这部剧里的戏份不可谓不重,虽然集数少,但导演是一个精细打磨作品的人,剧组的人更是拼着一口气,连轴转的拍摄,老区的条件艰苦,大家却都没有喊苦喊累,在几个通宵之下,终于,一部分的人身体跟不上直接累倒了。

当然,这些人里面不包括王立宪,很多人看了他一日又一日,都快把他当作怪胎了,原因无他,别人休息的时候,王立宪在一板一眼的研究剧本,别人争分夺秒吃饭的时候,他又在那里拍戏,和大家相比,他的睡眠时间少得可怜,只有三个小时,但是他每天都精神抖擞的,剧组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啧啧称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之下,这部剧终于杀青了。

他很有可能会成为继古月之后扮演毛主席的最佳特型演员

当然,王立宪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外形优势而沾沾自喜,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戏痴”,为了表演他能够奉献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愿意细心耐心的琢磨自己的戏份和角色。

对于王立宪的毛主席情结,王立宪的好友最有发言权,王立宪真的是一个“细节控”,因为毛主席的生日是十二月二十六日,所以他的车号都是二二六结尾的,王立宪本人和毛主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体重都是一米八二,体重皆处于90公斤以上,他们都出生在农家,在家中排行老三......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毛主席,王立宪研究了所有毛主席的著作,将反映毛主席的影视剧也都过了一遍,就连和毛主席相关的传记都没有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成功塑造毛主席,王立宪临摹了毛主席的书法,对着毛主席大量的照片进行学习归纳和总结,在保证和毛主席形似的同时,他还要保证和毛主席神似,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出神入化、以假乱真。

一次,王立宪前往韶山冲,他模仿着毛主席的乡音,对着群众们高声呼喊一句:“同志们辛苦了。”韶山冲的百姓们见此全场欢呼,口中还不断的呼喊着“万岁。”此情此景像极了当年毛主席回韶山冲时的场面。

和荧幕上毛主席的形象不同,这部《毛泽东身边的故事》更倾向于生活化的毛主席,大家看到的不再是那个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毛主席,而是更加细致入微、平易近人的伟人形象,正因如此,想要扮演好这一角色,需要付出的努力更甚。

当然,在拍摄现场还出现过让王立宪终身难忘的场面。在剧中,有这么一个情节,毛主席勤务员的大青马把一个偷吃黑豆的小孩的耳朵给咬掉了,毛主席得知此事后于心不安,所以跑去窑洞去探望了这个小孩的80多岁的老奶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饰演这位老奶奶的乃是一名八十多岁的群众演员,当“毛主席”走进窑洞的那一刻,老人佝偻着的背部直接直了起来,等“毛主席”走近之后,她猛地扑了过来,紧紧地握着他的手,一瞬间泪流满面,这份情绪根本就不需要酝酿。

再回忆起这个场面,王立宪的情绪依旧非常的激动,从老人的身上,王立宪感受到了老区人民对于毛主席的深切情谊,这些都深深地触动着王立宪,也让他更加激励自己,一定要将毛主席演好。

在老区人民的身上,王立宪多次感受到他们对于毛主席发自内心的热爱。

在一场戏里面,毛主席回窑洞看望一位老大娘,随后主动将自己的棉大衣送给对方。原本是很简单的情节,但是,王立宪走进窑洞,那位扮演大娘的群众演员就直接激动的哭了,王立宪也手足无措,心头发堵,他不敢在现场多待一分一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拍之后,根据剧本,大娘需要收下毛主席送来的棉大衣,但是,那位大娘已经深深地沉浸在戏份之中,已经分不清真实和虚幻,毛主席往她的怀里送,她往外面推,说什么都不收下,固执至极,或许,在大娘的心目中,若是自己收下棉衣,毛主席可能会没得穿。

这样一直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进度根本没有办法推下去,导演看着显示器急得团团转,演员入戏固然很好,但是,他们再你推我让下去,这场戏猴年马月才能完了。最后还是工作人员上前打断他们,让大娘赶紧收下,手动推动了进度,这件棉大衣终于还是送了出去。

在结算劳务费的时候,这位大娘又作出了让大家大吃一惊的行动,她坚决不收取劳务费,理由是:“拍毛主席的戏,饿(我)哪能要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立宪在这部剧里的心血得到了导演郭法曾的认可,郭法曾我们都认识,他是刘少奇的特型演员,在他看来,若是王立宪再多加打磨,他很有可能会成为继古月之后扮演毛主席的最佳特型演员。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在这部剧上演之前,王立宪出了意外。

2006年12月2日,在台湾南投县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载着19名大连游客的旅游巴士翻车了,车上的5名大连人和一位台湾导游当场死亡,这五个人中就包括王立宪。

倘若王立宪没有出事,我们一定能在荧幕上看到他更多身影,在盘点毛主席的优质特型演员时,他势必会有一席之地,毕竟他达到了形神兼备,多年过去,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王立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