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负责驾驶车辆,1人负责盯梢,3人佯装在饭店就餐,实则寻找作案目标。一旦发现有人酒后驾车便伺机故意制造“碰瓷”,并派出专人与酒驾司机“谈判”。酒驾司机因自知酒驾违法不敢报警,只能认栽支付高额“赔偿”。

这是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在侦破专门追尾酒驾司机的敲诈、勒索系列案件中,发现的6名犯罪团伙成员分工。今年3月,6名犯罪团伙成员中3人因犯敲诈勒索罪被判刑,3人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害怕喝酒开车被抓以求息事宁人

一日凌晨,家住庆云城区的齐先生与朋友聚餐饮酒后,觉得是深夜心存侥幸决定驾车回家。车子起步不久,行驶到一个路口时,突然被一辆车追尾。

齐先生下车查看自己的车尾部只有轻微伤痕便跟对方说“不要紧”。但让齐先生没想到的事,从后方车辆下来的3个人围住齐先生问:“你喝酒了吧?”。三个人向齐先生索赔,还声称不赔钱就报警。因害怕喝酒开车被抓,齐先生便同意向对方转账3000元以求息事宁人。

犯罪团伙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齐先生返回家中后,感觉事情并非偶然。“凌晨时段,街上本来车就不多,怎么会有车追尾呢?难道真有如此碰巧的事情?”他怀疑遇到了敲诈勒索,于是报警。
接警后,庆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会同刑警大队立刻展开调查。很快,一个专门“碰瓷”酒驾司机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随后,刑警大队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所队协同、同步出击,民警兵分六路展开抓捕工作,分别在庆云县以及邻省某县将涉嫌敲诈勒索的4人成功抓获,另外2名犯罪嫌疑人迫于压力到刑警大队投案自首。

经查,这一犯罪团伙专门挑选酒驾司机“碰瓷”,利用酒驾司机违法在先、自知理亏的心理敲诈勒索,共作案3起,涉案金额9000余元。

据办案民警介绍,犯罪团伙共有6人,他们作案手法娴熟,分工明确,成员间“配合默契”。其中,1人负责驾驶车辆,1人负责盯梢,3人通过佯装在饭店就餐观察寻找酒后驾车司机。发现有人酒后驾车,3人立刻向负责与司机“谈判”的同伙通风报信,并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上演敲诈“剧本”。酒驾司机自知酒驾违法,选择私了给钱。

警方提示:

1、坚决杜绝酒驾。针对寻机制造交通事故“碰瓷”违法犯罪现象,不法分子往往利用驾驶人员酒驾、醉驾行为,达到敲诈勒索目的。因此,广大司机朋友应坚决摒弃侥幸心理,杜绝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自觉遵守各项交通法规,不给违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2、对交通事故存疑时,切勿图省事或畏惧处罚选择私了。尽量在车内安装前后行车记录仪,如遇交通事故,可根据影像判断事故责任,并为警方提供打击“碰瓷”违法犯罪的证据。对交通事故存疑时,切勿图省事或畏惧处罚选择“私了”,应主动拨打报警电话,等待民警进行处理,如对方要求私了并存在威胁恐吓行为,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报警寻求帮助。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