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今的联合国,被认为是只有主权国家才有资格参与的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从1945年在二战结束后成立,到明年就正好80岁了。恰好等于大多数地球人的一个生命周期。联合国的成立以及此后的所作所为,被认为对二战后的世界和平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三战到目前都没有打起来,联合国以及安理会都被认为作用很大。不过历来对联合国不满的声音也一直存在。最近这些年,这种不满不但没有减少而是日益增多。不但是小国不满,一些有实力的国家也不满,甚至就连5常也经常对联合国以及安理会内部的一些分歧与不作为感到愤怒。更有国际舆论认为这个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越来越臃肿低效。最终就是僵化失能,大有重蹈当年国际联盟,也就是常说的“国联”在二战前后混不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一拍两散的覆辙!其实成立于1920年的国联,怎么看都像是当今联合国的预演与雏形,甚至两者的名称都非常相似,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基本都大同小异。比如国联与联合国,起码中间有2个字是完全一样的。国联基本是一战的附带产物。而联合国奠基的基础同样是世界大战,并且都是本时代最大也是最正规的国际组织。这多多少少让两者自带一定的天然相似性。当今的联合国有接近200个正式成员;而当年的国联最多时有63个主权国家加入。虽然差距在3倍以上。不过要知道一战以后,非洲与亚洲,甚至美洲还有大量的殖民地没有建国;因此当时的63个国联会员,也基本占据了当年全球主权国家的9成以上。因此当时国联的地位并不亚于当今的联合国。国际联盟在1920年1月10日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身就是凡尔赛合约的第一部分。凡尔赛合约生效,也就等于国联正式成立。国联内部的主要机构,分为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附设国际法庭、国际劳工局两个独立机构和委任统治、裁军等专门委员会。总部设在日内瓦。行政院也称理事会;由英、法、日、意4个常任理事国和4个非常任理事国。从这些机构设置与功能来看,国联就像少年期的联合国;或者说二战后的联合国对比国联并没有太大的内容创新。特别之处,就在于中美苏三大国在当时的位置与后来都不同。国联是美国总统威尔逊最早提出的构想与成立倡议。但偏偏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凡尔赛合约,于是美国自始至终没有加入国联。这是其中最大的一个BUG。苏联作为当时的世界大国之一,1934年加入,并获得1个常任理事国席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国联也有“5常”。北洋方面在1920年的6月份正式加入国联。不过因为国力孱弱,只是普通会员。根据白纸黑字的盟约条文,国联存在的意义就是维护世界和平,裁军,解决国际争端。但是1930年代,德意日三国陆续成为新战争策源地。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德国吞并奥地利与捷克,引发著名的慕尼黑阴谋;意大利侵略东非。国联对此都是消极应对、毫无办法。直接让国联在全球名誉扫地。德日意三国先后主动退出。到1939年,苏联因为入侵芬兰,被国联当即开除!5常走了3个,国联彻底走向事实死亡。而看看当今的国际局势,又有大国主动带头犯规,是不是似曾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