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扎龙湿地观鹤台围满了天南地北的游客。 本报见习记者 王世琛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鹤捕螓。黄海平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鹤共处,和谐共生。 本报见习记者 王世琛摄

□本报记者 丁燕 毛晓星

“翘首迎风婷立,开怀身浴霞光。溪边青草正流香。放歌传韵远,挥翅舞天长。”在诗人张秀娟笔下,扎龙湿地的丹顶鹤身姿曼妙、高贵空灵。在南方游客吴岩心里,扎龙湿地“美到封神”,丹顶鹤是治愈系“湿地精灵”。

扎龙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79年,1987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经过多年的保护、管理与建设,扎龙湿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芦苇沼泽湿地、世界最大的丹顶鹤人工繁育种群再野化基地和全球17个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成功范例之一。

扎龙生态旅游区一直都是齐齐哈尔的“王炸”景区。今年端午假期,扎龙生态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近3万人。“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金色名片,为鹤城将“绿色价值”转换为“金色价值”、促进生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灵性扎龙 鹤鸣九皋人鸟共生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下午三点半,扎龙湿地观鹤台围满了天南地北的游客。不远处的缓坡上,身着迷彩服的养鹤人手持两面红旗急速闪动,芦苇荡的寂静倏地被打破。

只见一群丹顶鹤从坡后飞速掠出,伴随着嘹亮的鹤鸣,一道道银色的“闪电”划过碧蓝的天空。

“超级震撼!”来自重庆的大学生王倩激动地告诉记者,“丹顶鹤从头顶飞过的那一刻,才切实明白它们为什么被称为仙鹤!”

丹顶鹤是扎龙湿地的主人,亦唤醒了湿地的灵性。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齐齐哈尔人把生命融进丹顶鹤的养护事业中。

“丹顶鹤通人性,会用动作或姿态向人传递它们的情绪。”养鹤人徐惠人称“鹤爸爸”,在扎龙湿地工作18年中,他大多数时间都在看护湿地,养鹤、守鹤。如今,他是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化训飞组组长。“看着散养鹤后代融入野生种群,比自己家孩子考上大学都兴奋。”他说,扎龙自然保护区建区40多年以来,已累计人工繁育丹顶鹤1000多只,累计野化丹顶鹤380只。

夏艳辉是扎龙湿地养鹤人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从青丝变白发,她把最好的时光献给了丹顶鹤。20多年来,她凭借女性的细腻与鹤宝宝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在她的带领下,丈夫王晓明和儿子王威,也加入扎龙养鹤大军。

“这里不能航拍,会‘惊’着鹤!”“不要投喂丹顶鹤,它会吃坏肚子。”在扎龙景区,工作人员耐心提醒游客文明观鹤。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清楚,保护好丹顶鹤就是保护好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扎龙湿地与丹顶鹤,是齐齐哈尔的“金名片”,也是城市的“团宠”。近年来,齐齐哈尔实施最严格的生态和环境综合治理,政府通过多元化形式的自然科普教育,不断增强市民保护湿地、保护丹顶鹤等野生物种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齐齐哈尔,努力保护丹顶鹤和湿地生态多样性,早已成为每个市民融入血液的使命和担当。

生态扎龙 理想中的故乡模样

初夏的扎龙湿地,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扎龙湖水清澈静谧,有着“潭面无风镜未磨”的平静。清风吹来,碧绿鲜嫩的万顷新苇就像绿色的海洋微波起伏。曲折的河道密如蜘网,在湿地的绿色外衣上勾勒出绝美的曲线。头顶盘旋的丹顶鹤九霄长鸣,为湿地平添了优雅与动感……一幅诗情画意的图景,尽显生态之美、和谐之美。

这大概就是理想中故乡的模样,给人无懈可击的松弛感。

眼前这幅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也曾经有过灰色的记忆。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二级调研员王文锋告诉记者,早在二十多年前,扎龙湿地面临湿地退化、“人鸟争食”的威胁。这种矛盾在2000年前后达到峰值。当年8月,湿地失火了。虽然明火灭了,但很多明火转为地下火,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天。因为缺水,部分芦苇沼泽地退化为湿草甸,进一步压缩了丹顶鹤的生存空间。

“口渴”的扎龙湿地和丹顶鹤,亟需补水!

2002年起,扎龙湿地通过长效人工补水机制、生态移民搬迁、芦苇征租等方式,为湿地找回“生命力”,也让野生丹顶鹤等珍禽种群数量不断扩大。目前,已累计补水量31亿立方米,湿地生态系统呈正向演替过程,湿地面积稳定在17万公顷以上。相比2000年,2020年扎龙保护区植被生产总量增长了100%。

湿地保护离不开科技赋能。管理员徐炯见证了保护区从原始化管护到数字化管护的全过程。“2018年保护区建立边界数据库进一步明细了保护范围。针对人力无法达到的区域,开展无人机巡护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天地空一体化’管护,让湿地保护更具科技范儿。”

“近年来,在春秋迁徙季节,在保护区内停留的白鹤、灰鹤和白头鹤明显增多。生态移民非常奏效,给丹顶鹤和其他鸟类提供了优质的生存空间。”王文锋以原赵凯屯为例,“如今,每年平均有6巢东方白鹳在村里大树上安家繁衍,赵凯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村庄变鸟岛。”

活力扎龙 新场景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扎龙湿地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是大自然赐予鹤城最宝贵的礼物。今年的齐齐哈尔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深挖潜量。高质量办好全省旅发大会,高标准建好扎龙生态旅游区、明月岛景区等17个重点旅游项目,打造全国旅游目的地城市。

记者看到,在景区内的文创小屋,绘有丹顶鹤IP形象图案的冰箱贴、手账本等文创产品,让游客们爱不释手。“目前,我们共开发文创产品158种,其中今年新增52种。”百鹤千祥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一鑫介绍,景区利用丹顶鹤文化优势,将文创IP元素融入其中,促进鹤文化价值转化。

为迎接旅发大会,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游玩体验,今年以来,景区围绕“鹤”元素整出新的“花活”:改造修缮松鹤延年、儿童沙池、仙境广场等旅游项目,并新建文创和绿色食品展区。同时,景区还通过鹤仙子游船放飞、文艺演出、汉服文化巡演、互动游戏等活动,为游客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旅游体验新场景。

黑龙江鹤城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新说,今夏,景区计划推出更高品质的扎龙湿地深度游,能够让游客深入芦苇腹地,与野禽零距离接触,感受“九曲拂风”的美好。此外,景区还将上演与扎龙湿地主题相契合的演艺项目,通过新潮玩法、深挖情绪价值,不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打造“鹤城有礼”文创旗舰店,营造多维文旅体验空间,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丹顶鹤文创产品的需求。

“未来,扎龙景区还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景区联动等合作形式,为齐齐哈尔文旅引流。”王新透露,全省旅发大会后,鹤城文旅投集团计划召集全国鹤文化专家,继续深挖鹤文化的内涵,促进鹤文化的落地和价值转化,让扎龙湿地有“颜”更有“值”,为“齐齐尔”火出圈加油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