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西贺州市西约社区女书记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争当防汛“排头兵”(引题)

“有我在,你们放心”(主题)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许霞

连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持续普降暴雨,多个乡镇12小时降水量突破历史最高值,导致当地江河水位大涨。6月15日,贺州城区出现105.30米洪峰水位,超警戒线1~2米,地处低洼地段的八步区八步街道西约社区成为这次防洪抢险最艰巨的地方。这时,八步区八步街道西约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李节平站了出来,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帮助转移危险区域群众,与救援人员共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转移危险区域群众

西约社区西约街是贺州城区发源地,古建筑老房子一间挨着一间,沙街巷和河边巷就在贺江边,处在城市最低洼地段,随着河水上涨出现险情。

李节平和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动员社区居民撤到临时安置点,但到了下午5点,仍有10户居民没有撤离。河水越涨越高,洪水来势汹汹,应急管理部门协调的冲锋舟也赶到了被洪水浸泡的西约街。在社区干了20多年的李节平说:“我和你们一起去,做群众工作我更有经验。”随即,她便不由分说穿上救生衣、坐上冲锋舟,和抢险救援队在洪水中来来回回走了10趟,将10户居民27人转移到安全地方。

“把人员都疏散好,是抗洪很关键的一步,这下我放心了。”晚上10点,李节平才吃上饭。吃完饭,李节平又开始在沙街巷和沿河巷忙碌起来,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洪峰开始下降才回社区眯一会儿。

组织居民清扫家园

6月16日上午,沿河巷的洪水完全退去,但沙街巷仍泡在1.5米深的洪水中。上午10点,清洁工人开始在西约街清理路边的淤泥和散落的垃圾。在西约桥边,两名穿着社区“红马甲”的妇女在帮助疏散交通:“社区的人都派出去了,西约街人流大,桥边是最窄的,容易堵车,李书记叫我们在这里指挥一下来往的车辆。”

此时的李节平也没闲着,她提着两个水泵和两卷长长的水管,正往社区工作者的电动自行车上搬。“买了水泵,先帮沿河巷的居民抽积水,清理淤泥。”李节平脸上布满细细密密的汗水,汗水又浸湿了她灰色的T恤。

此次沿河巷共有23户居民受灾,所幸没有房屋倒塌。洪水退去,大伙都忙着清理自家的积水和淤泥,熟知居民情况的李节平和社区工作者率先来到劳动力较少的居民家中帮忙,紧急买来的水泵提高了清淤的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个60来岁的居民骑着自行车路过,见到正在清淤的李节平,立马停了下来:“李书记,你是铁打的吗?昨晚忙到那么晚,今天早上又见到你,不用睡觉的?”李节平哈哈大笑:“没错,我就是铁打的,有我在,你们都放心哈。”此时,大家似乎忘了疲惫,继续全身心投入到清扫工作中。

做好群众的“守护者”

在沿河巷巡查中,李节平看巷口堆了不少杂物,夹杂着一些纸皮。李节平询问:“这是谁家的,还要不要?如果不要我就叫人来清理了哦。”一名穿着黑色T恤的妇女出来应答:“我婶家的,纸皮湿了她想晒干后卖废品。”

李节平看到这名妇女,赶紧走过去说:“你不要恼我哦,昨天情况紧急,危险来了,必须让大家转移出去。”原来,前一天动员居民转移的时候,这名妇女迟迟不愿撤离,李节平劝了10分钟,她才上了冲锋舟。“你也是为了我们好,给你们增加麻烦了。”这名妇女感激地说。

李节平又提高嗓门对巷子里的居民喊话:“洪水来了,我们躲一躲,洪水退了,我们回来搞卫生,就当锻炼身体,人没事就好。”听到李节平的话,居民们不由地发出了笑声。“大家放心哈,上午清理完淤泥,我就找人来消杀。”

处理完沿河巷的工作后,因为担心洪水未退的沙街巷有居民悄悄返回家里,李节平没有顾得上休息,又匆匆赶去沙街巷巡逻。

目前,贺州雨情、水情仍在不断变化,李节平和贺州的社区工作者们继续严阵以待,当好群众“守护者”。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