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8日讯潍坊市坊子区突出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全力整治校外托管机构安全隐患,着力破解托管机构这一新业态暴露出的“谁来管”“怎么管”“管什么”等系列问题,探索监管新路径,构建安全生产齐抓共管新格局,持续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全面排查隐患,防范化解风险。以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进一步压紧压实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今年以来,由区安委会牵头,坚持区级统筹、属地管理、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的原则,教体、消防、公安、住建、卫健、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供电等部门和各属地街道对全区239家校外托管机构、109家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燃气、建筑设施、电气线路、消防、食品、公共卫生等方面违法违规行为,将检查问题台账化管理,逐个整改销号。

强化执法力度,提升整改效能。坚持严格执法,针对“顽疾”问题不拖不靠,重拳打击“硬骨头”,切实营造严格查处违规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一是及时堵塞安全漏洞。针对检查中发现的12家存在“私搭夹层”等改变房屋结构的托管机构,立即组织市级专家组踏勘房屋现场,综合评定结果和专家意见,组织住建、公安、消防、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召开3次会议协调推进,及时疏散机构内学生,关停问题机构严格整改。二是妥善处置相关情况。研究制定《关于停业整改校外托管机构重新开业的意见》,并公布部门受理电话和责任人,为托管机构完成整改后重新开业提供指导。同时,做好受托学生及家长的教育引导工作,组织学校逐一落实受托学生去向及家长意见,积极提供餐食午休,确保在机构关停整改期间学生正常活动不受影响,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三是探索规范联动程序。推广实施“警消协作”机制,公安与消防联防联动联勤,切实将托管机构等“九小场所”的消防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压实监管责任,建立长效机制。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厘清各相关部门职责,确保托管机构不“脱管”。一是破题“谁来管”。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研,探寻监管盲点痛点,研究形成《关于校外托管机构管理职责划分的意见》并通过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以“街道吹哨、部门报道”为原则,属地街道负责日常监管,各部门根据职能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二是探索“怎么管”。坚持目标导向,结合托管机构需求量大,无须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证书即可经营的现状,形成一套“机构提请、部门验收、盖章备案、属地存档”的备案管理流程,为托管机构提高“安全门槛”,守好市场“准入关口”。三是规范“管什么”。完善校外托管机构管理标准,编制印发《坊子区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规范》,明确托管机构在公共治安、公共卫生、消防和食品四个方面的安全标准,为属地街道日常监管提供参考,同时为托管机构完善自身管理提供基本遵循。

闪电新闻记者 张维刚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