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18日讯(通讯员 吕峰 本网记者 叶伏国)近日,在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洋的稻田里,工作人员将秧苗运送到机械化插秧田块,驾驶着插秧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秧苗在插秧机苗盘上迅速滑落,整齐有序地插入了肥沃的田地中。不一会儿,农田就穿上了嫩绿的“新装”。远处,植保无人机正在对秧苗进行及时追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插秧机在稻田里工作。吕峰 摄

“这稻苗有点长,机器过不去的时候,可以把稻苗顶端剪掉一点,直接放好作业。最近雨水较多,要抢抓晴天雨水少的时候,抓紧插播。”眼下已进入中稻播种的晚期,霞浦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对这里的中稻耕插机械化进行现场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将秧苗运送到机械化插秧田块。吕峰 摄

种植户柳阿静的基地有500多亩中稻,是古县洋农业耕作区内种植大户。今年,柳阿静引进机插播种中稻秧苗,让他在近段阴雨连绵的天气里抢得了插播的好时节。

“不仅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插秧效率,对后续稻田的管理以及提高水稻产量等方面都有好处。”柳阿静说,今年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他引进了机插播种技术,5天左右就能把500多亩中稻全部作业完成,而往年用人工播插要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植保无人机可以做到在撒药120斤的情况下,7分钟完成10-13亩地。播撒箱载120斤的情况下,每分钟可撒约4亩地,效率比人工快非常多。”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徐小强介绍。

据了解,面积近2000亩的松山街道古县洋耕作区是霞浦县最大的农业连片耕作区。今年,耕作区内种植户种植的中稻全部实现耕插飞施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耕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