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结合边疆地区人才需求实际,依托中组部选派的国家重点高校帮扶优势,积极探索“校地联动”人才全方位合作机制,深化校地双方人才交流、培训、支援等举措,汇聚四方人才优势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县组织部门积极牵头组织农科、乡村振兴、人社等部门,专项谋划对接绿春县与中国海洋大学校地合作方案,明确年度人才合作重点、交流形式、培训规划等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稳步推进,实现双方合作有创新、有变化、有成效。

在此基础上,绿春党政代表团深入中国海洋大学回访交流,围绕人才引进、干部教育培训、双方人才交流等帮扶工作进行深入交流,巩固双方人才引育合作帮扶成果,推动校地合作更深层次发展。县委组织部每年召开“校地建设”人才工作座谈会,邀请中国海洋大学挂职干部、指导院系部门领导帮扶专家人才等,定期会商校地合作,听取校地合作建议,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优化校地人才合作各项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绿春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汪东风教授带队,先后10余次深入绿春田间地头调研茶产业,实地查看茶山、走访茶农、指导茶企,提供“品种保护、种植管理、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精准营销”全产业链协助。建设由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人社厅授牌的“汪东风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聚焦白茶加工工艺进行技术攻关,为绿春茶产业发展、茶产业人才培养、茶产品精深加工等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推动“绿春县茶叶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创新及推广应用”入选2023年教育部第七届直属高校创新试验典型项目,以科技“赋能”加快绿春25万余亩茶产业促农增收。由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汪东风团队帮助制定《高香白茶》《富含茶多糖紧压茶》《绿春县茶园管理技术规程》《玛玉茶》等四个标准并发布,有效促进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生产规范化,联合设计发布“东仰云海”茶叶品牌专属LOGO,全程参与组织开采节、斗茶大赛等茶文旅活动,进一步提升绿春茶叶知名度。

与此同时,绿春县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同制定党员干部培训计划,设立“绿春干部乡村振兴班”,分层分类选派党政“一把手”和科级、中青年干部及乡村振兴“明白人”“带头人”等,赴中国海洋大学培训学习,拓宽眼界、增强本领。按照多批次、小班化、精品化培训思路,实行“绿春开单、学校下单、学院排课、干部上课”的“菜单式”教育培训模式,先后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乡村振兴、党政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班,培训绿春优秀党员干部128人,中国海洋大学名师“线上”培训绿春各级领导干部3700余人。与中国海洋大学签订《帮扶人才振兴项目经费捐赠协议书》,每年向绿春提供人才建设经费支持,用于干部互派互访、年轻干部挂职锻炼、专家支援服务等工作,补齐绿春人才工作短板,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春县还制定《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赴绿春县挂职锻炼工作方案》,同中国海洋大学一道实施“行远计划”,根据全县人才专业需求,按照“应绿春所需尽学校所能”原则,选派在读研究生赴绿春挂职锻炼,服务党建、农业、水利、畜牧、规划等多个领域。积极探索“绿春出题+博士团答题”帮扶路子,博士团成员围绕急需破解的集体经济、文旅产业、电子商务等课题,走访农户130余人,调研足迹里程达656公里,争取电商及旅游产业课题基金40万元,推动做活文旅产业“文章”。发挥“红旗智援博士团”优势,成立“中国海洋大学绿春实践基地”,搭建“博士智援”线上微店,为12户企业开通电商渠道,成功将红米线、玛玉茶、铁皮石斛等十余种“土特产”推广至全国各地,线上销售农产品171万元,“线上+线下”直播效益带动群众3.7万人,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云南网记者饶勇通讯员普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