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舒城法院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探索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群众解“绊”,为企业分“忧”,为舒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构建联动调解网络。舒城县以法庭为支点,构建“人民法庭+网格员”“人民法庭+一站三中心”等联动调解网络,引进、选聘特邀调解员75名,特邀调解组织37家,与县总商会、总工会、金融调委会等14家合作单位搭建起“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商会、工会、金融调委会入驻法院办公,形成以特邀调解为基础、“总对总”调解为助力、“三进”调解为后备的诉前联动解纷工作格局,提升纠纷处理效率。2024年1—5月新收案件3284件,已诉前调解成功580件。14家“总对总”合作单位调解成功案件46件。

建立法庭共享模式。五个法庭在辖区乡镇设立“共享法庭”,通过“法官+村社干部+行业专家+调解员”模式,强化工作联动、前置诉讼服务、就地化解纠纷。此外,舒城县主动对接基层综治中心,积极参与“无讼村(社区)”创建活动;推行“一村一法官”,在行政村、社区普遍设立法官联络点、普法宣传站,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共享法庭”自设立以来,共处理矛盾纠纷47起,其中调解结案34件,自动履行33件,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超过97%,受到双方当事人一致好评。

创新法治“云上”服务。舒城县充分利用“云审”“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信息化平台,推动立案、缴费、送达、调解等全流程诉讼服务在线办理,“隔空”千里解纠纷,与辖区74家基层治理单位实现在线对接,助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进一步提升矛盾处理速度。依托互联网,及时与调解组织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诉调对接+司法确认”无缝衔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最多跑一趟”到“一趟不用跑”,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达到“面对面”调解的效果,不仅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也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费用。(夏婷婷 叶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