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里在支持我们运用法律武器追讨前公司拖欠工资同时,为我们拓展新就业渠道,在家门口的汉服合作社就业,一天收入70多元以上,真心为咱镇矛调中心工作人员点赞。”6月14日,在临清市戴湾镇水南村汉服加工合作社,女工由大姐高兴的说。

由大姐和18名姐妹曾在某纺织品公司工作。企业经营不善,公司负责人欠下19人工资“消失”。得知消息,戴湾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网格化治理+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调后回访”的全流程多元解纷工作模式。在镇党委牵头下,“一站矛调中心”工作人员与人社等多部门共同努力,为女工们追回了约7万余元欠款。针对余款,又支持女工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临清市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后,“一站式矛调中心”工作人员又与康庄人民法庭联合启动诉前调解程序。利用“网格”管理优势,依据“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多各部门汇聚合理,找到公司法定代表人马某,在确定所欠工资具体数额后,又督促双方在援助律师指导下签订还款协议,并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形成的民事裁定书规定:如欠款方未按期履约,原告可向法院直接申请强制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挥网格化管理制度优势,依托人熟、地熟、情况熟特点,戴湾镇不断汇集多种社会力量,努力构建多元解纷工作体系,瞄准群众急难愁盼焦点问题,下硬功夫、花大精力,全力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这是临清市委政法委抓前端、治未病,汇集社会力量,多元解纷纵深发展的缩影。“以基层善治为核心目标,在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同时,广泛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凝聚矛盾纠纷化解合力,不断挖掘多元解纷工作深度广度,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精确服务,有效消除了矛盾纠纷,更让群众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独具地域特色的聊城多元解纷的临清做法。

在青年路街道办事处道济津社区,一支在市妇联组织,多支社会力量参与的“家庭矛盾纠纷调处志愿服务联盟”,为促进辖区家庭和谐,助力社区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以“联”字为基层,临清市妇联汇聚社会各方力量组建婚调志愿者服务团,邀请法律人才、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专业人员纳入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在济津社区,机关单位退休女干部、家庭教育指导师、在职及退休女教师、专业咨询师等不同职业的专业人士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以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为载体,协助辖区涉及家庭矛盾调处,内容涉及彩礼争议、婆媳矛盾、夫妻关系、亲子教育、赡养纠纷等多个方面。以“家”文化为核心,开办家长夜校,邀请专家老师就婚姻家庭、法治、亲子教育等内容讲授技巧,常态化举办互动活动,为打造文明社区,构建社区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治理,不是简单的发现矛盾,解决矛盾,也不是头疼治疼,脚疼医脚的应急之举。它涵盖情、理、法、事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琐碎交织,我们只有善于抓前端、治未病,只有靠前贴近,敏锐发现,才能深挖成因,化解矛盾,努力达到基层善治目标要求。”采访中,戴湾镇党委书记胡楠深有感触地说。

(因案情需要,涉案人均为化名)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薛良诚 通讯员 李国华 何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