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法官外出办案,手中拿出办案平板电脑,指尖轻轻一点,案卷材料跃然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执行办案再也不用背着厚厚的案卷出门了!

——案卷归档,书记员不用打印材料、装订纸质卷宗,而是在办公电脑上点击“一键转档”。不到10分钟,一个案件的电子卷宗就完成了从收集整理到转档入库的全过程。

——案卷的厚度变薄了,以往厚达百页的卷宗不见了,一个案卷的平均页数从几十页下降到十几页,不仅实现了案卷“瘦身”,档案库房的胀库压力也得到了缓解。

这些场景,都是硚口区人民法院推进单套制归档改革试点工作后发生的变化。

2023年11月起,硚口法院执行局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推行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试点工作。截至今年6月,全院已完成归档单套制执行案件共计3693件,相关试点改革工作为破解区法院案多人少、一案双扫、档案胀库等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

“管”字当先,完善单套制管理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将文件材料进行扫描和编目(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法院供图,央广网发)

为确保单套制归档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硚口法院召开院长办公会,研究部署单套制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完善电子卷宗管理制度。从抓好电子卷宗立卷质量着手,强化电子档案影像质检工作,确保从立案、办案到结案,每一个环节生成的扫描影像均符合数字化标准。定期发布单套制归档工作提示,针对归档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工作规范的问题,综合办公室与执行局及时协商并明确处理意见,不断提升电子卷宗立卷质量,切实保障电子档案符合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四性”要求。

“建”字筑基,加大设备人员保障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承办人使用移动办公设备查看案卷信息(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法院供图,央广网发)

硚口法院坚持“业务主导、技术保障”的工作思路,始终围绕审判执行中心开展工作。全院工作人员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积极引进相关新系统和新设备,加大使用推广力度。同时,在有限经费的基础上,坚持把资金用到刀刃上,全力保障信息化设备、移动办案终端等设备需求。探索使用批量电子签章系统功能,提升电子签章应用效果,打通制约审执工作的堵点。购买专业的电子卷宗整理服务,保证及时完成各阶段的材料扫描、影像信息著录和归目工作,保障电子卷宗生成过程标准化、规范化。

“培”字提质,深入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院举行单套制归档培训(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法院供图,央广网发)

针对以往立卷归档中存在的问题,硚口法院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安排档案员外出参观兄弟法院的工作做法,积极参加省、市法院及各级档案主管部门组织的档案工作培训,掌握最新的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在院内组织全体书记员、扫描人员开展单套制应用的业务培训。培训期间,重点围绕上级法院下发的相关工作办法,指导工作人员掌握电子卷宗整理归档的各项操作流程,切实加强全院电子文件管理能力,提升电子卷宗立卷质量。

下一步,硚口法院将充分借助今年“数字法院应用提升年”的契机,坚持服务端与应用端双向发力,审执业务部门和综合保障部门相向而行,不断推进信息化技术和审判执行工作的深度融合,着眼强化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工作的深度与精度以及远期推广应用,在为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减负的同时,不断提升司法办案效率,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陈蕾 东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