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津县聚焦黄河滩区农田退水、水产养殖等污染问题,大力实施黄河滩区人工湿地工程,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黄河滩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路子。

初夏时节,位于陈庄段黄河大堤南侧的人工湿地内,草木苍翠,溪流、小湖泊、岛屿穿插交织,各种鸟儿有的独立水中悠然自得、有的三五成群尽情嬉戏,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画卷。而在几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受黄河滩区“近河处高、远河处低”的地势影响,滩区水体被汇聚在坝壕内并被隔断为多个单体,农涝、农田退水等流入坝壕后无法排出,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县在充分讨论、实地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以滩区坝壕本身地形特点为切入点,投资6000万元实施黄河滩区人工湿地工程。

在黄河滩区人工湿地工程建设中,我县由南到北贯通38条道路,联通滩区120个坝壕水体,确保上下游一体、形成连贯水面,建成具备基本河道功能的“珍珠项链”式人工湿地。并通过投加水生动物和特种微生物等方式,强化湿地水体净化功能。

在此基础上,我县将黄河滩区人工湿地工程与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一体推进,建设溢流坝、水闸、节制闸等设施,有效缓解滩区洪涝灾害,孕育出临合蜜甜瓜、七龙河大米等一批滩区优质农产品,依托沿黄生态长廊美景打造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等一批沿黄景点,观赏、旅游功能得到开发,滩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