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就业而言,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在毕业的当年大都倾向于选择考研,每年日益增加的考研人数就很能说明问题。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高达341万人,未来或许会更多,考研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会逐年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择考研的同学越来越多,若是不考研的话,毕业后很多人担心自己找不到好工作。所以历年考研的人中,有不少人是奔着学历而去的。那么,对于大学生来说,考研和就业应该如何选择呢?为了获得高薪工作,是不是选择考研就更好一些?

本科生难就业?不读研找不到好工作?这几种考生并不适合考研!

如今考研成为主流,本科阶段考研同学的占比很高,早已不像数年前。但其实大部分同学都在盲目跟风,硕知教育并不建议这样做,因为一些人压根就不知道为何考研。其实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适合考研,有的考生不适合考研也去凑热闹,到头来自己即使读研了,结果并不是那么好!

之前硕知教育就遇到过一个考生,个人感觉她并不适合读研,功利性太强不说,而且只是为了躲避就业混个学历。一想到毕业就工作她就害怕,当初考研的时候到处找研究生学姐或学长,就是为了要资料和真题。一旦得手后,就将人家拉黑。

其实硕知教育蛮佩服她的,当时她选了一所难度不高的学校,凭借死记硬背把弄来的资料都背了,英语和政治大一就开始准备,所以她初试的分数很高,顺利读研。导师其实并不很喜欢这样功利性太强的学生,但她的初试分数太高,加上复试成绩,综合排名虽低,但还是被录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读研之后她并没有把心思用在读研上。最初的两年研究生生涯都是在玩耍和旅游中度过,到了研三的时候别人准备毕业论文或者考博,她却到处在联系工作,却把论文的事情抛诸脑后。

就在她为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开心的时候,导师却找到了她。因为此时离毕业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她的毕业论文初稿还没完成。导师建议她先申请延迟毕业,好好写论文。最后的结果是,延迟毕业,找好的工作也打了水漂。

硕知教育就曾见过一个大学生凭借自己的死记硬背考上了研究生,但是在读研的时候不好好读书,也不好好听课,只热衷工作赚钱,功利心太强。在别人都在准备论文的时候她在找工作,最后人家交了毕业论文她却没有完成,最终落得个延迟毕业的下场,找到的好工作也泡了汤。

所以如果你现在还在纠结考研还是工作,不妨好好想一想自己的追求是什么,也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做一个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选择。除了上面这样的考生之外,以下情况下,硕知教育不建议考生选考研,还不如直接就业来得好!

01、家庭经济条件受限,需要养家

像硕知教育一样通过助学贷款读大学的同学不在少数,家庭经济条件受限的考生不太适合考研。虽然如今考研的花费并不多,读研期间也能继续走助学贷款,但是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这都是不小的压力。特别是在研究生毕业之后要还款,还不一定能在短期内还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家里有弟弟妹妹或者是需要照顾的父母,那就是雪上加霜。这个时候建议考生先就业,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考研也不迟。毕竟,考研已经不限年龄了,你就是到了六十岁想考研也是完全可以的。

02、部分专业里英语基础太差的同学

部分专业英语基础太差的同学,硕知教育不建议考生盲目考研。像文学类、管理类等专业,国家线很高,对英语单科线的要求更高,大部分的考生都是单科线没过而错失读研的机会。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的考生,考研的话基本上就是炮灰的下场,还不如直接选择就业为好。当然,跨专业考研或者选择对英语要求较低的专硕也是可以的。

03、专业课基础薄弱,临时决定考研的同学

专业课基础薄弱的同学临时决定考研的话,考上研究生的概率微乎其微。比较多的情况是,很多同学专业课都不能达到及格线,不仅单科线不够,总分也是堪忧。因此,既然初期没有对考研上心,也没有对考研有所规划,那么这类考生踏实准备工作也未尝不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考研并非是考生最好的选择,硕知教育建议考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具体做一个选择。不过,今年特殊情况,很多高校至今还没开学,这也预示着2021年考研的人数将会大幅度增加。

一些本来没有打算考研的同学,主要是受疫·情的影响,宅在家里太久,又不能找工作,即使找了工作还不能上班,这就使得那些想更进一步有发展的同学选择了考研这条路。未来考研的竞争势必更大,考生要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