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射弩比赛 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射弩比赛 供图

怒江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繁衍生息在怒江峡谷的傈僳族、汉族、白族、怒族、独龙族等各族群众在与大自然的生存斗争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长期以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射弩为拳头项目,大力发展民族体育,射弩运动员多次入选云南省射弩队代表云南参加全国射弩赛事。

射弩作为古代社会时期生活在怒江大峡谷中的氏族集体生活的一种狩猎技能,在漫长的自然生活中保留了下来。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古老的射弩狩猎技能逐渐演变成了祭祀活动,并一代代传承和保留了下来,逐渐演变成现在逢年过节的射弩比赛。每逢怒江傈僳族“阔时”佳节之际,村寨中的青年男女们都要盛装打扮并聚集到村寨的空地上,参加各种形式的射弩比赛。他们的弩和箭大都是自己纯手工制作,弓弩、弩箭、箭包形态各异,各有特色,比赛不仅是选手们用弩技能的展示,也是制弩工艺的展示。

自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以来,怒江州坚持以“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为主线,充分利用怒江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陆续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赛事和活动,其中,怒江州射弩锦标赛暨弩王争霸赛作为每年傈僳“阔时”文化节的重头戏,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并已经形成了每年必办的传统;2020年,怒江州弩王争霸赛被云南省体育局列为云南省十大品牌赛事。近几年,随着参赛运动员的不断竞争,怒江州射弩锦标赛暨弩王争霸赛水平越来越高,已达到全国锦标赛和民运会水平,比赛也越来越精彩,民族射弩在怒江已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如今,民族传统射弩项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后备人才,多次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射弩已成为怒江州全民健身的一道亮丽风景。

近年来,怒江州深入挖掘民族体育优势资源,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健身活动,组织举办州、县(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支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赛事的举办。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探索推广社会化的赛事组织模式,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休闲产业发展。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发展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体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推动传统体育+自然资源。利用怒江州高山可攀岩、峡谷可漂流、驿道可徒步、户外可露营等丰富体育旅游资源、独特自然条件、多元的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发展整体规划,解决交通、景点、场地、设施等制约传统体育发展的基础问题,从观赏、体验、参与等各方面满足不同人群个性化、多样化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不同需求,吸引各类人群体验参与传统体育旅游,提升传统体育消费。

同时,推动传统体育+节庆活动。根据州内居住的傈僳、独龙、普米、景颇、怒、藏、白等多种少数民族,在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期间,组织举办上刀杆下火海、荡秋千、砍竹杆、民族健身舞、角力、射弩、陀螺等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赛事,增强民族传统节庆活动、赛事的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传承、弘扬、保护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因地制宜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具备民族风格、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通过怒江多元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旅游、娱乐、休闲、运动、康养等进行融合,最大限度引导游客进行合理、满意的传统体育旅游消费,以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促进怒江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推动传统体育+康养休闲。以旅游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为理念,将康养休闲向健康康复、健身运动、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服务拓展。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露营、徒步旅行、传统体育运动等康养休闲产品,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餐饮制作等体验活动和中医药膳、中医诊疗、中草药种植、中草药养生等康疗及养生服务,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康养等业态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价值链的提升,形成“传统体旅+健康康养+农业升级+科技发展”的旅游发展体系。(本报记者)

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