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作为海军力量的象征,其战斗力的核心在于甲板上搭载的舰载机。但是舰载机不像直升机,可以垂直起降。它能否成功降落甲板上,关键就在于阻拦索,别看它就是一条普通的绳子,其貌不扬的,对航母来说不可或缺。这几十年,就因为阻拦索问题,发生了不少惨痛的事故。这一点从美军的数据中就能看出:因为阻拦索降落事故占到了舰载机事故的90%以上,而美国也因此损失了不少战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航母甲板最大的是福特号,也才332.85米,其他的都在200多米左右。当舰载机以超过200公里的时速降落时,如果没有阻拦索的帮助,飞机可能会眨眼睛,就滑出甲板坠入海中。

而阻拦索的作用,就是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承受巨大的冲击力,将几十吨重的舰载机从高速降至零。这样的高强度使用,使得阻拦索需要经常更换或者保养,才能避免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阻拦索,虽然看似简单,就一根钢绳而已,但其材料,制造工艺极高,当前没几个掌握这种技术。在舰载机降落时,阻拦索就像是一道“安全带”,会迅速勾住战机的尾钩,依靠强大的拉力,降低舰载机的飞行速度,确保其安全停靠。

当然,如果拉不住,后果将不堪设想。历史上,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航母大国如美国和俄罗斯,也曾在阻拦索上遭遇过重大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美国华盛顿号在2003年就遭遇了不幸,因为阻拦索寿命到期,后勤人员没有及时更换,导致一架F-18“大黄蜂”坠毁大海,还好飞行员反应快,在坠机的一刻,弹射起飞,才逃过一劫。但不幸的是,甲板上的地勤人员,被阻拦索扫到,造成3人骨折。

然而,美国没有吸取教训,在2016年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这次是“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当时训练结束,一架重约26吨的E-2D预警机,在返航降落时拉断了阻拦索,瞬间,庞大的拉力惯性下,断裂的钢绳四处横扫,甲板上8名地勤人员直接双腿被打断,因骨头打碎,只剩下渣渣,最后只能截肢保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调查发现,是阻拦索疏于保养,又临近寿命期,才导致了不幸事故。

对于另一个军事大国俄罗斯,也发生过这样的事件,都知道,俄军只有一艘库兹涅佐夫号,其本身故障频发不说,就连阻拦索也没人重视。叙利亚内战期间,俄军出动了该航母,但先后发生了2次阻拦索事故,造成了多艘米格、苏式战机坠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些前车之鉴,各国在研制和使用阻拦索时都格外小心。比如,我国在研发航母阻拦索上,就非常用心。经过大量的测试,中国造的阻拦索质量上乘,只需2-3秒即可拉停舰载机。当然了,其造价也不便宜,一条千万左右。目前,掌握了该技术的国家,也只有中国,美国、法国,英国。拉力最大的前两位是中美。